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氢在地球上不是一种金属,但科学家们一直试图在高压下制造金属氢,以解锁一种新的超导体。

什么东西又发光又导电?答案通常是金属。

而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至少乍一看,它不是一种具有金属性质的元素。然而,自19世纪后期以来,物理学家提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产生金属氢的理论。

这些理论获得了支持,部分原因是在整个太阳系中都发现了金属氢。例如,木星的内部被认为是金属氢——巨型气态行星内部的高压将氢挤压成超导金属,从而产生了行星的强磁场。但在地球上,实验上的困难使得金属氢在近一个世纪里都难以捉摸。

1935年,固态物理学的领军人物、物理学家尤金·维格纳(Eugene Wigner)和希拉德·贝尔·亨廷顿(Hillard Bell Huntington)在《化学物理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提出氢在高压下可能是金属。他们假设这将发生在25千兆帕斯卡(GPa)——海平面大气压力的25万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物理学家尤金·维格纳(Eugene Wigner)

爱丁堡大学研究极端条件的物理学教授尤金·格雷戈里扬茨告诉《LiveScience》杂志:“在现实中,这个压力可能要高得多。”

他说,维格纳和亨廷顿的预测是实现氢金属态所需高压的下限。

多年来,几个研究小组声称已经创造了金属氢,但他们的结果只能通过糟糕的测量来解释。2017年哈佛大学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声称,他们以495GPa的压力制造了金属氢,但由于人们担心他们如何校准压力测量、他们将观察结果与之比较的模型、以及缺乏可重复性,这一研究引发了怀疑和争论。格雷戈里扬茨说:“唯一的测量数据是用iPhone拍摄的四张照片。”

2019年发表在《自然物理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报告称,制造半金属氢的压力为350GPa。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化学研究所高压物理、化学和材料科学实验科学家米哈伊尔·埃雷米茨告诉《LiveScience》杂志:“我们把它挤得很大,体积几乎是原来的20倍。”

这些高压实验只有在金刚石压腔(diamond anvil cell)发明后才成为可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金刚石压腔(diamond anvil cell)结构示意图

通过这种技术,致密的氢气或液态氢被装入一个小罐中,并被挤在两颗钻石(已知最硬的物质)之间。虽然氢只有一个电子,但当两个氢原子被两个不成对的电子结合在一起,形成共价键时,它自然形成氢分子。当氢分子被压缩时,两个原子之间的力就像弹簧一样开始振动。随着这些振动的频率上升,意味着原子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

在这一点上,原子之间的距离非常小,氢分子将转变成固体氢。1979年,在5.5GPa的压力和略高于室温的条件下,固态氢得到了实现。

但是,如果科学家们加大压力,一旦压力超过33GPa,就会发生奇怪的事情:振动频率开始降低,这意味着原子正在远离彼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闪闪发光的金属(铝)

1980年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上的一项研究观察到了这种效应。研究人员计算出,如果压力继续增加,氢原子之间的键最终会断裂,产生具有单价或最外层电子的纯碱金属。碱金属结合成固体,共用它们的价电子来导电。另一方面,氢原子自然形成氢分子(H2),这是化学中最强的键之一,格雷戈里扬茨在一封电子邮件中告诉Live Science。只有高压(比如超过33GPa)或低温才能打破这种键,生成碱金属。碱金属,如锂和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一族,就在氢的正下方。它们会与水反应形成强碱。

40多年过去了,这项工作进展缓慢。“实验真的非常困难,”埃雷米茨说,因为钻石有时会破裂,无法达到最高压力,或者无法对只有几微米的微小样本进行测量。

格雷戈里扬茨说,即使如此,固态金属氢可能也不远了。他的研究小组和其他研究人员已经观察到氢样本变暗,这表明“带隙”正在缩小。带隙是导电带和价带之间的空间。

在金属中,导电带和价带之间的空间重叠并产生导电性。

格雷戈里扬茨说:“我认为这种金属状态的特性比金属本身更有趣。”有一种观点预测氢在金属形态下是液态的,可能是超导体。

新的超导体很重要,因为目前的选择很有限,它们通常只能在极低的温度下工作,埃雷米茨说。超导体对计算机芯片和核磁共振成像仪等现代技术至关重要。

但格雷戈里扬茨认为氢超导体短期内不会在工业上得到应用,因为获得纯金属氢超出了目前的技术能力。

相反,包括格雷戈里扬茨在内的许多科学家都把精力集中在氢化物上,氢化物是由金属和氢组成的。这些样品仍然很小,但氢化物实际上可以形成超导体,能够在比纯氢低得多的压力下工作。然而,格雷戈里扬茨说,这些压力仍然太高,无法在工业上使用。“但作为一种物理现象,这绝对是令人着迷的,”他说。

(素材来自:LiveScience 全球氢能网、新能源网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