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款刑侦剧《猎冰》顺利开拍的背后,银行的金融支持不可或缺。6月24日,在第29届上海电视节的电视市场活动现场,上海银行举办专场金融服务推介会,分享了金融赋能影视行业发展的经验和成果。

从“顶流”热播剧《繁花》到爆款刑侦剧《猎冰》,上海银行以文化金融“组合拳”,为影视文化行业企业注入金融“活水”,浇灌培育出一批优质影视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繁花》到《猎冰》,护航“中国故事”

2024开年“顶流”热播剧《繁花》生动演绎了沪上烟火、唱响时代旋律,成为影视剧流量密码的背后,是上海银行5年多来的默默支持与相伴成长。在由疫情等因素导致拍摄推进不确定性增加的情况下,上海银行总分支行迎难而上,为《繁花》开了影视行业大额授信业务的先河。

从熙熙攘攘的上海街头到惊心动魄的缉毒现场,爆款刑侦剧《猎冰》的顺利开拍也离不开上海银行的信贷支持。“2022年10月开拍,上海银行采用线上审批,高效完成,剧组资金及时到位。”上海鸣涧影业有限公司负责人,《猎冰》、《东北插班生》、《回来的女儿》制片人朱辉龙表示,上海银行提供了及时的金融助力。

据了解,在制作公司鸣涧影业遭遇资金紧俏、项目回款困难的情况下,上海银行通过担保基金批次贷产品为其提供资金支持,保障了该公司的《东北插班生》《回来的女儿》等一系列优质剧作的顺利出品。

近年来,上海银行积极布局文化金融,倾力支持本土影视行业发展,在文化金融领域形成了一定特色。截至2023年末,上海银行已服务文化行业客户超2.3万户,为3400多家文化企业提供信贷支持,贷款余额超340亿元。

“量体裁衣”定制服务,助力光影盛放

尽管业内不乏金融支持影视产业的成功案例,但“金融+文化”的融合仍然相对“小众”,存在不少发展堵点有待探索突破。

影视行业的企业大多属于轻资产,担保能力相对较弱、经营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具有规模小、经营时间短、抵押物缺乏、生命周期不稳定等特征,与银行的传统业务习惯“水土不服”,需要真正看得懂他们、理解他们商业逻辑和盈利模式的金融机构提供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此,在金融服务推介会现场,上海银行浦西分行行长杨嵘表示,为了孵化出更多优质的影视文化作品,上海银行浦西分行建立了专业的文化金融服务团队,深度对接和挖掘影视行业企业客户的需求和痛点。围绕企业发展的全生命周期,形成精准适配企业发展特点的专属金融产品和服务方案,涵盖政策性担保贷、研发贷、创业贷、知识产权保等配套金融服务。

作为全市13家文创特色银行之一,上海银行浦西分行辖属人民广场支行向企业提供文创类企业利息补贴,降低企业融资负担。同时,持续挖掘企业内在价值、产业链价值以及文化消费的延伸价值,多措并举解决影视行业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问题。

面向行业未来,打造核心“生态圈”

作为深耕文化产业的重要金融力量,上海银行立足区域文化产业资源禀赋,瞄准新趋势下的业态融合,充分整合多方渠道资源。为影视行业企业提供技术引荐、产品商业化落地转介等渠道方面的赋能,不断挖掘文化金融服务场景,搭建多层次合作平台。

近年来,上海银行持续加强与文旅局等文旅事业管理部门,以及上海市广播影视制作业行业协会、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会等社会团体的互动合作,与文广集团、上影集团等市属文化类国资集团深化战略合作。对影视行业产业链上的重要节点企业加大扶持力度,提供不止于金融信贷的多元化、可持续的“赋能”,在更大范围、更广区域助力影视行业高质量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知识产权声明:面包财经作品知识产权为上海妙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