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视节开始了,暑假也来了。这两天,上海黄河路、云南南路等《繁花》“打卡”地游客逐渐增多,其中不少还是特意赶来上海参加影视双节的“拉杆箱观众”;虹口的“酱园弄”主题取景地,很多年轻人都去那里City Walk(城市漫步);订张票跟着《我的阿勒泰》奔赴诗和远方……

在第29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对话”电视论坛开幕论坛上,大家热烈讨论着,如今,打开一部优秀电视剧的方式,不只是打开电视机或手机。“影视+文旅”的模式,正让中国的影视剧,从越来越好“看”到越来越好“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说:市民跟着《繁花》打卡黄河路 杨建正 摄

上海,“剧”开心

今年年初,电视剧《繁花》的热度从线上延伸到线下,从屏幕内延续到现实中,“一部剧带火一座城”。原本安静的黄河路成为“网红打卡地”,原本寻常的上海小吃“排骨年糕”重新走红,“宝总泡饭”“繁花套餐”层出不穷,“沪语热”“文旅热”延续至今。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上海市广播电视局副局长罗毅说:“《繁花》形成了影视IP赋能文旅的上海样本与上海效应,引发了来自多方的关注。”

在上海,好玩的剧,远不止一份“繁花套餐”。2022年引发热议的沪产网络剧《猎罪图鉴》,选取了原作中的部分单元进行改编,于2023年推出了音乐剧版,共在上海等5个城市成功上演了120余场,总票房位列2023年全国音乐剧票榜前10,两个艺术门类,分别在剧集和音乐剧领域开拓了全新的艺术表现方式,“花开两朵”、互相成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三体》,不仅在上海先后诞生了“三体宇宙”的广播剧和有声小说、两部系列动画以及引起国内国际轰动的电视剧《三体》。同时,位于上海徐汇西岸的实景娱乐《三体·引力之外》沉浸式科幻体验,已于去年4月对外开放,票房始终位列网络平台热销榜前列。电视节期间,《三体》的“沉浸式实景体验馆”也在人民广场的杜莎夫人蜡像馆开幕,剧中人物蜡像以及一系列高科技互动装置,将在观众打卡互动中,全方位呈现趣味剧情、演绎科幻魅力。此外,三体主题科幻馆、VR大空间首发旗舰店等都将陆续在上海落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说:《三体》“沉浸式实景体验馆”

再比如前不久热播的沪产电视剧《承欢记》,在市文旅局等的支持下,《承欢记》联合多个取景地,搭建“承欢游”的“小场景”打卡点,将上海城市文化旅游地标、特色公共空间“串珠成线”,还推出观光专业“承欢bus”,通过角色的语音讲解,让游客在实地实景中深入剧情,体验到上海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温馨的人间烟火,为游客提供了一次难忘的亲情之旅。

高长力还表示,随着这些电视作品的出海,也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一部好的作品胜过千言万语,它的影响力绝不亚于那些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未来,还有更多表现中国时代风貌的电视剧作品将陆续推出:《日光之城》讲述拉萨当今青年奋斗的故事;《大海盗》是新疆各族青年投身体育的作品;还有讲述三江源生态保护、生态文明故事的《生命树》;展现东北青年崛起奋斗、东北全面振兴故事的《冰天雪地》……这不仅给世界各地观众带去艺术欣赏,也给了全世界来认识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