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菌子在山间破土而出,也到了“蛇出没”的季节。云南由于农业广泛、山地多,蛇咬伤事件常有发生。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内科住院医师马一可介绍,云南剧毒蛇品种多且分布广,尤其以烙铁头和竹叶青两种毒蛇最为常见,无论是农作、采菌还是徒步,都要多留意。

50%的蛇咬伤发生在林下草果地

作为云南省蛇咬伤救治中心,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承担着全省蛇咬伤救治的帮扶和质控工作,也建立了“云南省蛇咬伤数据库”,以大数据了解云南蛇伤发病特点,并向所有蛇伤救治协作单位开放。“从我们的数据库里可以看到,云南的蛇咬伤50%发生在林下草果地,30%发生在水田附近,12%发生在农舍附近,可以说农业一线从业者更容易被毒蛇咬伤,其次就是徒步爱好者以及这个季节上山采菌的人群。”马一可表示,其实大多数的蛇都生性胆小,大多数都是人们采菌或者劳作时的动静惊扰到了它,从而受到了蛇的防御攻击。

云南最常见烙铁头、竹叶青两种毒蛇

云南毒蛇种类多,从数据库和对全省各州市县区医院的帮助交流情况来看,70%的蛇咬伤毒蛇是烙铁头,20%是竹叶青,还有几例银环蛇、眼镜王蛇咬伤。

马一可介绍,蛇毒分为血液型、神经型和细胞型,它们会带来不同的症状。

血液毒类:如烙铁头、竹叶青,会引起血液失凝,蛇咬牙印周围会出现瘀斑瘀点,甚至会有血流出,严重的内脏、消化道、脑部都会引起出血。 神经毒类:如银环蛇,会导致肌肉麻痹、呼吸衰竭,被咬伤后感觉眼皮抬不起来,进而出现呼吸肌无力、喘不上气。 细胞毒类:如眼镜蛇,可导致血管和组织损伤,出现局部异常肿胀、明显的组织坏死,甚至心肌损害的严重后果。

有的毒蛇可能含有两种甚至三种毒素,可以同时出现伤口剧烈疼痛、眼皮抬不起来、出血的症状。

蛇咬伤如何正确自救

蛇咬伤的环境一般远离医院,这个时候该如何自救呢?马一可表示,要记牢以下十个步骤:

第一步,脱离,即尽快脱离有蛇的环境; 第二步,认蛇,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把蛇的照片拍下来,但不要试图去捕捉或打死它; 第三步,解压,蛇咬伤可能出现组织肿胀,应该取下戒指、手镯等肢端的束缚物; 第四步,镇定,紧张时会加快血液流动,从而带动毒素跑遍全身,尽量保持镇静; 第五步,制动,被咬伤的部位不要再活动; 第六步,按压,按压伤口,但不要缠绕或束缚; 第七步,禁忌,记住不要用嘴去吸出伤口的血液,不要用草药包住伤口以免二次感染,也不要试图去给伤口放血; 第八步,呼救,向周围呼救或立即拨打120; 第九步,止痛,可以使用药物止痛,但不能喝酒止痛; 第十步,复苏,在被有剧毒的蛇咬伤后,可能出现呼吸骤停的情况,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被无毒蛇咬伤也要进行破伤风治疗

“是有毒蛇还是无毒蛇其实很难分辨,只要是被蛇咬伤,脱离后都应该尽快到医院进行治疗。”马一可介绍,到医院评估确认是有毒蛇咬伤,会对患者进行抗蛇毒血清治疗,并在医生的监护下进行0、6、12、24小时的血液检测、评估和观察。随后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破伤风预防治疗,即便是被无毒蛇咬伤同样需要,且医生建议无毒蛇咬伤仍然进行0、6、12、24小时的监测观察。

马一可也提醒,进入夏天蛇类活动频繁,农村居民应该对房屋周边进行检查,不要在房屋周边堆放大量杂物、垃圾、木材等,将家畜移出人居住的房屋,夏季避免直接睡在地板上以免蛇进入房屋后直接受到攻击;在灌木丛行走、徒步时建议穿长衣长裤,且将手袖、裤腿扎紧;上山时还可以带上一根棍子,提前给蛇以提示,减少被咬伤的风险。

来源 云南卫健委、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云新闻

责任编辑 吕世成 陈洁

责任校对 杨飏

主编 武熙智

终审 编委 李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