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夏季炎热,雨水多,蛇类活动增加,蛇咬伤人事件时有发生,而被毒蛇咬伤易致残致死,是严重的急诊事件。了解常见毒蛇的毒性特点及特效解毒药抗蛇毒血清是很有必要的。

蛇毒分类及中毒后相应症状

蛇毒组分由酶、多肽、糖蛋白和金属离子等组成,其中毒性蛋白质达数十种,根据蛇毒对机体的效应分为神经毒类、血液毒类、细胞毒类和混合毒类。

神经毒类:

金环蛇、银环蛇、海蛇等。

血液毒类:

竹叶青、烙铁头、蝰蛇等。

细胞毒类:

眼镜蛇等。

混合毒类:

眼镜王蛇、蝮蛇、尖吻蝮(五步蛇)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蛇伤种类

局部症状

全身症状

眼镜王蛇

先有痒或麻木感,后可伴轻度肿痛

一般在咬伤后数分钟至4h左右出现全身中毒反应,胸闷、乏力、视物模糊、眼睑下垂、呼吸困难、甚至呼吸停止

眼镜蛇

肿胀、疼痛、皮肤及软组织坏死

头晕、乏力、心悸、呼吸急促、心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金/银环蛇

伤口无红肿与疼痛,仅有微痒或轻微麻木感

一般在咬伤后1~6h出现全身中毒反应,胸闷、乏力、视物模糊、眼睑下垂、呼吸困难,呼吸停止

海蛇

伤口无红肿与疼痛,仅有微痒或轻微麻木感

一般在咬伤后2~6h出现全身中毒反应,胸闷、乏力、视物模糊、眼睑下垂、呼吸困难、呼吸停止,可伴有头痛、肌痛

尖吻蝮(五步蛇)

持续剧烈灼痛、肿胀严重、伤口出血多、附近有较多较大的水/血泡。组织坏死和溃烂的范大围而且深

发病急,病情凶险。心悸、胸闷、视力模糊、全身散在性紫癜、尿少,皮下出血淤斑、全身各部均可出血

蝮蛇

伤口有明显肿胀及刺痛,并逐渐加重,向外蔓延;常伴有皮下出血性瘀斑、伤口流血不止

一般伤后1~6h出现全身中毒反应,视力模糊,复视,眼睑下垂,伤肢活动障碍,张口困难,颈强,全身肌肉酸痛,呼吸困难,尿少或尿闭,出现酱油样尿

竹叶青

局部肿胀、伤口剧烈灼痛、伤口流血不止

皮下出血淤斑、五官及内脏出血

烙铁头

局部肿胀、伤口剧烈灼痛、伤口流血不止、可出现小水/血泡

皮下出血淤斑、五官及内脏出血

蝰蛇

伤口剧烈灼痛,出血较多,肿胀扩展迅速,伤口附近有大量水血泡、瘀斑,组织坏死,溃烂严重

病情急、进展快、皮下及内脏、五官出血严重;早期血尿、严重者可出现溶血、贫血及黄疸;急性肾功能衰竭

蛇咬伤后要注意的是不要等待症状发作以确定是否中毒,而应立即送医院急诊处理。无法立即送医时,现场主要急救措施有:

脱离:

立即远离被蛇咬的地方,在水中被蛇(如海蛇)咬伤应立即将受伤者移送到岸边或船上,以免发生淹溺。

认蛇:

尽量记住蛇的基本特征,如蛇形、蛇头、蛇体和颜色,有条件者拍摄致伤蛇照片,避免裸手去捕捉或拾捡蛇,以免二次被咬。记住蛇的样子有助于医生诊断治疗。

解压:

去除受伤部位的各种受限物品,如戒指、手镯、脚链、手表、较紧的衣/裤袖、鞋子等,以免因后续的肿胀导致无法取出,加重局部伤害。

镇定

镇定、制动、包扎,目的是尽量减缓毒液扩散。

禁忌:

避免嘴吸、火烧等易造成救人者或伤者二次伤害的不安全急救措施

呼救:

呼叫120,尽快将伤者送至医院。

抗蛇毒血清

抗蛇毒血清是毒蛇咬伤后确实有效的解毒药物,当今常见的抗蛇毒血清主要是将蛇毒注射到动物宿主体内后从动物血浆中纯化的免疫球蛋白抗体或抗体片段。抗蛇毒血清常规生产是采用马免疫制备,研究人员也曾使用其他动物尝试,但目前为止,经全面评价后仍未发现优于马匹免疫的动物。抗蛇毒血清主要以亲脂或液体形式储存,并且必须冷藏。依据制备抗蛇毒血清的蛇毒抗原种类多寡将临床上使用的抗蛇毒血清分为单价和多价。目前,我国生产的抗蛇毒血清均为单价血清,主要有四种:抗蝮蛇毒血清、抗五步蛇毒血清、抗银环蛇毒血清、抗眼镜蛇毒血清。

抗蛇毒血清与蛇毒结合后,使有毒物质转变为无毒物质而发挥解毒作用。被毒蛇咬伤后越早使用抗蛇毒血清,疗效越好,恢复越快,预后越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同毒蛇咬伤抗蛇毒血清的选择

毒蛇种类

抗蛇毒血清

金环蛇、银环蛇

抗银环蛇毒血清

尖吻蝮(五步蛇)

抗五步蛇毒血清

眼镜蛇

抗眼镜蛇毒血清

蝮蛇

抗蝮蛇毒血清

竹叶青

抗五步蛇毒血清,必要时加抗蝮蛇毒血清

眼镜王蛇

抗银环蛇毒血清+抗眼镜蛇毒血清

铬铁头蛇、蝰蛇

抗五步蛇毒血清/抗蝮蛇毒血清

抗蛇毒血清对毒蛇伤中毒患者无绝对禁忌证。对皮试阳性者可缓慢滴注或脱敏用药; 对有血清病、严重过敏或过敏性休克史的患者,应谨慎决定是否用药。妊娠也并非抗蛇毒血清的禁忌证。对体弱者、老人及儿童注射剂量应与健康成年人注射剂量相同。

夏天蛇类活动频繁, 前往杂草茂盛、石头多的公园或野外应注意防蛇。如不幸被蛇咬伤要保持冷静, 合理院前急救, 并立即寻求医疗救助。

作者:广东省药学会 东莞市人民医院 主管药师 刘远浩

审稿专家:广东省药学会 东莞市人民医院 副主任药师 梁淑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