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境内,坐落于嵩山腹地少室山的茂密丛林之中,故名“少林寺”。

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北魏孝文帝为了安置印度高僧跋陀尊者,在嵩山少室山北麓敕建少林寺。自建寺以来,少林寺以“禅宗”和“武术”并称于世,是佛教禅宗祖庭之一,更因少林功夫名扬天下,有“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甲天下”之说。

少林寺自建寺以来,遭遇过很多次劫难,也有过数废数兴的曲折历史。南北朝时的北周时期。当时的北周武帝鉴于当时佛教信徒人数超过二百万,超过全国人口的十分之一,因此下令禁止佛教,少林寺也在这场运动中毁坏严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长达1500多年的历史中,少林寺经历了数次劫难,其中最大的一次劫难,却是发生在民国时期的1928年。给少林寺带来这场劫难的人,是民国时期臭名昭著的军阀石友山。正是他下令火烧少林寺,让少林寺这座千年古刹险些毁于一旦。

一、

石友三,字汉章,1891年生于吉林长春。此人一向奉行“有奶便是娘”的生存策略,在军阀混战中投靠过冯玉祥、蒋介石、张学良等人,但又投冯反冯,投蒋反蒋,是有名的“倒戈将军”。抗日战争时期,石友三又勾结日军,卖国求荣,最终在1940年被新八军军长高树勋诱捕后活埋。

石友三虽然家境贫寒,但自幼性格顽劣,经常在家乡偷鸡摸狗,是个人见人厌的主。父亲死后,石友三便离开家乡,开始四处游荡。

1912 年,石友三得知冯玉祥部在北京招兵,于是报名应征。冯玉祥见石友三人很机灵,便让他给自己当了马夫。

当上马夫后,石友三有了接近冯玉祥的机会,于是殷勤侍奉冯玉祥,渐渐得到了冯玉祥的青睐,石友三也从马夫摇身一变,成了冯玉祥的贴身侍卫。

由于石友三在战斗中比较敢玩命,冯玉祥对他也很器重,石友三的官也越做越大。1924年冯玉祥升任西北边防督办后,石友三也当是了冯玉祥手下第六师的师长。

短短13年中,石友三由一个马夫混到师长,按理应该对冯玉祥感恩戴德,忠心耿耿了吧?可惜石友三的字典里,根本没有“忠”这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26年3月,石友三奉冯玉祥之命攻打阎锡山,阎锡山的手下傅汝钧据险以守,石友三的部队伤亡很大。石友三不想拼光了自己的家底,于是和傅汝钧暗中议定,双方私下停战,互不侵犯。

由于石友三的私自停战,令阎锡山可以将大同、雁门两地的晋军调到热河,向西迂回进攻冯玉祥部,逼得冯玉祥不得不放弃大本营张家口,沿京绥线向西撤退。

冯玉祥战败后,石友三便改换门庭,投靠了阎锡山。阎锡山大喜,不但给了石友三一大批装备和军饷,还送了一个顾姓美女给石友三当姨太太。

对于石友三的叛变,冯玉祥十分气愤,但也无可奈何。考虑到石友三的手下有一万多人,冯玉祥只得表示只要石友三愿意回来,他可以不计前嫌,还答应升石友三为军长。

听说让自己当军长,石友三毫不犹豫地背叛了阎锡山,转头又回到了冯玉祥这边。但他也感觉到经过这次叛变之后,冯玉祥对自己已经产生了戒心,心里总有点惶惶不安。

石友三猜得不错,经过这件事后,冯玉祥的确对石友三产生了防范之心,还派了一个名叫李秉璇的人来到石友三的部队,名义上是担任参谋长,其实是在监视石友三。

二、

1928年4月,河南军阀樊钟秀攻占巩县,冯玉祥急调石友三部救援。

樊钟秀是河南宝丰人,少年时曾在少林寺学习武艺,是当时少林方丈释恒林的弟子。武艺学成后,樊钟秀为陕西督军陆建章纳为部下,在护法战争中立下战功,被孙中山委任为建国豫军总司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樊钟秀与冯玉祥的矛盾,来自对豫西地区的控制权。冯玉祥一直想招揽樊钟秀,可樊钟秀却不肯归附,双方因此刀兵相见。

从实力上说,樊钟秀远不如石友三。樊钟秀的“建国豫军”总数不到两万,而石友三的手下却有人马近6万,樊钟秀之所以敢主动攻占巩县,是因为他认为豫西一直是自己的地盘,他的“建国豫军”也基本来自豫西的土著,在家乡作战,拥有天时地利。

除此之外,当时河南还活跃着三种地方势力。一是豫西深山的土匪,二是地方民团,三是红枪会等民间会党。这些地方势力大多都支持樊钟秀。而樊钟秀的师父、少林方丈释恒林,又兼任少林寺民团的团总,有了这些人的支持,樊钟秀认为石友三虽然兵力比自己多,但自己仍有一战之力。

别小看这支少林寺民团,其成员除少林僧人外,还有上万信教群众,几乎人人都有武功,战斗力很是强悍。

在与石友三开战之前,樊钟秀把指挥部设于少林寺中。他根本没有想到,这么做竟然给少林寺带来了灭顶之灾。

双方一开战,樊钟秀这才发现,自己尽管占据天时地利,但面对武器精良的石友三,根本不是对手。别的不说,单看装备双方就有着巨大的差距:石友三部队装备的都是从苏联新运回的枪炮,樊钟秀部队的装备多系汉阳造和土制枪炮,这仗根本没法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场战斗中,少林寺的僧人,也纷纷拿起枪参战,阻击石友三,给石友三部带来了不小的伤亡。但双方毕竟实力悬殊,很快樊钟秀部便被打得溃不成军,樊钟秀本人在少林僧人和卫兵的保护下,逃往嵩县。

得胜的石友三,冲进樊钟秀设在少林寺的的指挥部时,发现早已人去楼空。一怒之下,石友三令军士将煤油抬至少林寺中,倒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钟楼鼓楼等重要建筑之上,之后便放上了一把火。

这场大火足足烧了四十天,少林寺绝大多数建筑都化为了灰烬,只剩下几根石柱遥望苍天。

少林寺被焚数十年后,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大师率少林武僧团出访日本,在日本京都达摩寺意外地发现了一组日本人于1920年拍摄的少林寺照片。这些照片,也为后来少林寺的复建起到了至为关键的范本作用,可以说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樊钟秀战败后,只得率败军退居豫西深山之中。中原大战暴发后,樊钟秀重招旧部参战,于1930年5月25日下午在许昌前线被炸死,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

三、

石友三在与樊钟秀的这次战争中显露出了一定的实力,他也引起了蒋介石的注意。不久后。蒋介石命人带着大洋7万元,前来拉拢石友三。石友三大喜,想也不想便收下了这笔巨款。没想到此事却被李秉璇上报给了冯玉祥。怀恨在心的石友三,于是派亲信将李秉璇暗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秉璇被暗杀后,冯玉祥一直怀疑是石友三所为,但却苦无证据。石友三也怕冯玉祥找自己秋后算账,于是决定叛冯投蒋。

1929年秋,石友三被蒋介石委任为安徽省主席。石友三大喜,马上召开团以上长官的会议,并在会上当众宣布冯玉祥的“十大罪状”。很多军官对石的卑鄙行为极为反感,但又无可奈何。

就在石友三准备上任之时,蒋介石又发来一份委任状,改任石友三为广东省主席。石友三知道广东是李济深的地盘,蒋介石这么做,无非是要让自己和李济深火拼,他好坐收渔人之利,心中大感不满。

恰在此时,反蒋的唐生智趁机派人前来拉拢石友三,石友三思前想后,决心与唐生智一起反蒋 。

1929年12 月 9日,,石友三以大炮向南京猛烈轰击,蒋介石根本没料到石友三会来这一手,一时手尽快脚乱。石友三也知道自己不是蒋介石的对手,于是见好即收,炮声一停便率部退入河南。

1930 年春, 冯玉祥和阎锡山酝酿共同讨蒋,于是派代表来拉拢石友三,委任石友三为第四方面军总司令一职。石友三于是率部渡过黄河,配合阎、冯部队在陇海线上对蒋发动全面总攻,一渡攻下了距蒋介石司令部柳河车站仅 30 余里曹庄寨。

攻下曹庄寨后,石友三又率部朝柳河车站发动进攻,意欲活捉蒋介石。可惜蒋介石的援军赶到,拼死抵抗,再加上天降暴雨,石友三只得收兵。

不久后,石友三得知张学良将挥兵入关,支持蒋介石,冯玉祥和阎锡山失败在即,于是擅自北撤,决心背叛冯玉祥,改投张学良。

石友三投靠张学良后,张学良马上拨给石友三军饷20万元,并在蒋介石那里为石友三争取到了每月给饷50万元的待遇。之后张学良提出让石友三将其所扣的津浦、平汉路的车皮全部交还给铁道部,石友三怀疑张学良不怀好意,居然又开始密谋反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1年5月,汪精卫、陈济棠在广州组织国民政府与蒋介石对峙,同时派人游说石友三。石友三也想乘机将张学良部逐出平津,自己做华北王,于是接受广州方面的委任,出任第五集团军总司令。石友三当上第五集团军总司令之后,于7月起兵反张。张学良得知此事后,对石大失所望,告诉身边人员说:“狗改不了吃屎,狼改不了吃人,本性难移啊!”

令石友三没想到的是,不到一个月,他的数万大军就被张学良和蒋介石全部消灭。石友三无奈之下,本人率残部向山东逃窜,不得不被韩复榘收编。

四、

“七七”事变后,石友三收容了一些散兵游勇,将手下扩编为六十九军,并出任察哈尔省主席及三十九集团总司令兼六十九军军长,经常对八路军寻事挑衅, 制造磨擦。

石友三的所做所为,引起了新八军军长高树勋的反感。石友三得知后,便想借日本人之手,除去高树勋。

1940年春,高树勋得到一份情报:石友三暗地勾结济宁方面的日军,准备要偷袭高树勋部。高树勋没有重视这份情报,结果日军真的对高树勋部进行了偷袭,幸亏高树勋的警卫营长拼死掩护,高树勋才捡回了一条命。

高树勋知道,日军的这次偷袭,完全是石友三与日军勾结的结果,目的是消灭自己,好消除他投降日寇的障碍。高树勋此后便下定决心,如果石友三公开投降日本,就除掉这个汉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久后,高树勋接到命令,要他和石友三派人越过陇海路,到河南周口接收一批弹药。可在过陇海路时,石友三的部队安全通过,高部却遭到日寇的截击,高树勋更加认定这是石友三与日本人勾结,想除掉自己。

更令高树勋无法忍受的是,石友三居然秘密派人来高部活动,想拉走高的部队。只是由于高的两个师长对石的为人阴险毒辣素有所知,所以这个阴谋没有得逞。这一下,高树勋更加坚定了要除掉石友三的决心。

1940年10月,石友三与一个姓林的女子结婚,派专人来请高树勋参加婚礼。高树勋利用喝喜酒的机会,证实了石友三正在与日寇勾结,准备出任伪河北省省长兼治安军总司令的消息。高树勋还发现,要不是自己带的卫兵多,石友三有可能就会对自己下毒手。

参加完石友三的婚礼后,高树勋找到老乡孙良诚说,自己与石友三有些误会,想请孙良诚出面调解一下。孙良诚不知有诈,欣然应允。

当孙良诚出面邀请石友三去高树勋的驻地会谈时,石友三有些怀疑,不太想去。孙良诚劝道: “彼此都是共患难多年的老弟兄, 有什么不可解除的意见?”石友三这才勉强答应。

五、

几天后的 一个早上,石友三在孙良诚的陪伴下,带着自己的卫队来到高树勋的驻地。高树勋把他们迎进军部,盛情款待了石友三。

石友三见高树勋态度谦卑,渐渐放下了戒心。他看到高树勋的办公桌上放着笔砚纸张,于是上前看了看高树勋平时写的字。高树勋趁机对石友三说:“听说石司令写得一手好字,不知肯不肯写几个字送给兄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石友三虽然胸无点墨,但却最爱听人说他字写得好,听完这话不禁心头欢喜。他拿起笔在纸上一挥而就,写了个大大的“乱”字,边写边说:“乱世出英豪,我们兄弟就是怕不乱嘛!”

就在这时,一个勤务兵进来向高树勋报告说:“军长,太太有请!”

石友三哪里知道,这句话是高树勋提前布置的暗号。听了勤务兵的报告,他还笑咪咪地对高树勋说:“老兄快去,弟妹想你了!”

高树勋一出军部,卫队营营长王金兰马上过来报告:“石友三带来的卫兵已被全部解决!”高树勋一听面露喜色,果断地命令高金兰:“你立即带人逮捕石友三!”

听到命令后,高金兰随即带人人冲进会议室,把正在喝茶的石友三按倒在地捆了起来。石友三一边挣扎一边大喊:“反了!你们反了!我是总司令……”

见石友三被抓,孙良诚也吓坏了,高树勋见状解释说,抓捕石友三,是委员长批准的,把他干掉后,我们才好一齐抗战!”

高金兰哪管石友三大喊大叫,带人将他拉到一个早已挖好的土坑边。石友三见事不妙,吓得面如土色,不住地哀求高树勋放过自己。高树勋冷冷地对石友三说:不是我要杀你,是天要杀你!你助纣为虐,出卖我中华民族,活埋了多少好人,今天让你也尝尝活埋的滋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高树勋一声令下,士兵将石友三推入坑中。这个作恶多端的大汉奸、火烧少林寺的凶手,在惨叫声中永远闭上了双眼。

活埋了石友三的高树勋,在后来的解放战争中,率新8军向全国发出了《停止内战团结建国的起义宣言》,宣布脱离国民党阵营。高树勋起义后,部队改称民主建国军,高树勋本人也经中央批准,于1945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高树勋被授予一级解放勋章,此后历任河北省副省长,国防委员会委员等职,1972年病逝于北京。

参考资料:

中新网:《高树勋怒斩叛将石友三始末》

中原网:《石友三火烧少林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