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11月底种植,次年5月底采收,6月至11月土地就处于一个空茬期。今年开始,崇明百叶水仙花合作社在这个空茬期播种了崇明香酥芋,再加上基地套种的葡萄,将农业设施资源利用得更加充分,一起去了解一下。

这几天,位于向化镇的上海崇明百叶水仙花合作社正忙得热火朝天。在合作社的水仙花种植大棚里,记者看到,新栽种的崇明香酥芋秧苗已经长至十多公分高,片片嫩叶充满生机,工人们正忙着开沟,这些沟渠后续将用于播撒有机肥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年5月底水仙种球采收完成后,合作社立即深翻大棚内的土地,并种下50亩香酥芋。同时,在大棚的连接处,一排排葡萄藤长势正旺,串串圆润饱满的葡萄串悬挂在藤上,工人们正在为葡萄套袋,下个月底,这批巨峰葡萄就可以成熟采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合作社负责人施豪告诉记者,种植香酥芋、葡萄时会给土地投放大量有机肥,这样可以保证后续种植的水仙有充足的肥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水仙花大棚建造时花费了较大成本,对于合作社而言,加种作物可以充分利用这些优质设施,创造更多经济价值。同时,合作社300亩露天水仙花田本月初也刚刚完成水稻插秧,水仙和水稻轮作让土地资源得到了更加充分的利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施豪告诉记者,最近他们正在为大棚里的葡萄和香酥芋征名,广大网友如果有好的想法,可在本文下方的评论区进行留言,一经采用合作社将有好礼相赠。‍

记者:蒋晓燕;摄影:张志豪

编辑:陈锦源

责编:李琳、焦倩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