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在那里第一次失眠,因为古格的守城人普布曲桑在他本子上写下的第一词是“天星雨”,第二个词是“呼吸”。

这句话所说的就是西藏,西藏很久以来一直是挂在心头的顾盼,盼顾的结果就是诞生愿望,并且就此在心里不停的盘算。

人都容易在突然的变故中寻求一个彻底,可以是彻底的放弃,彻底的得到,又或者就是彻底的勇敢一回。

人的一生是一个不自量力却又不遗余力追求完满的过程,在这样的时间,愿望的实现,需要的,只是走出。

一、启程

当飞机轻触成都双流机场跑道的刹那,此行川藏国道317线行程正式开启。

这是第几次进藏已经有些模糊了,但川藏317线第二次重走,确实记忆清晰。

从北京出发飞到达成都,在成都提车正式开始川藏317线之行,直至7天后回到北京,脑海里每一天依然在回溯着过去几天的点点滴滴。

成都-马尔康-观音桥-壤塘-色达-甘孜-德格-昌都-类乌齐-边坝-那曲-比如-拉萨-成都。

此行川藏317线之行,得到上汽大众的车辆赞助,全程驾驶刚刚上市的途观L参数图片) Pro,从成都正式拉开序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得不说,全新途观L Pro完整保留了欧规新一代大众Tiguan的外观设计,原汁原味又极具辨识度,再加上“光爆蓝”车身配色更增添了几分年轻与活力。

在漫长而短暂的7天行程中,途观L Pro也不愧为中国SUV市场一直以来的标杆级产品,大幅提升的智能化水平、主副驾驶座椅电动调节,前排座椅加热、通风、按摩等功能,不仅给行程带来了足够的舒适性、便利性,也让驾驶感受更加的愉悦和轻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夜宿壤塘

过汶川,经马尔康、观音桥,晚上八点,初次的壤塘。

上午经过汶川,开车前往映秀地震遗址公园,只有几栋楼孤零零的矗立在那,听当地人说,现在大多的震后遗址都已经被拆了,已丝毫看不出十多年前惨绝人寰的模样,一切都在发展之中,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在汶川,看到大群大群黑麻麻的乌鸦,飞翔在县城的上空。田里有穿着鲜艳衣服的稻草人,在满幅的绿色中宛若童话。

午饭后的孩子们或骑车或走路,衣着鲜艳地涌向学校,而我们只能是匆匆而过的游客,远远看着,感受着。

观音桥镇是通往阿坝、色达、青海甘肃等地的交通要道的一个城镇。镇上的观音庙是全国三大观音道场之一,是众多信徒心中的圣地。观音桥镇的海拔不到3000米,对于很多有高反或者身体不适的人,在此休整一晚第二天再前往下一个行程可以提前进行高海拔的适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观音寺始建于宋,明朝重修,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内有清代的山门、弥勒殿、接引殿和明代的毗卢殿、观音殿等,其中明代壁画和悬塑被视为国宝。

观音寺位于观音桥镇的最高点,开车上去,绕了无数道弯,在无数次的豁然开朗之后,终于到达顶点。

三、德格

从壤塘出发,到达德格又是夜色阑珊之时,行程约450公里。

德格位于四川省西北部,有座佛教萨迦派的寺庙更庆寺。更庆寺内有个印经院,名叫德格印经院。据藏文《德格世德颂》记载,印经院系德格四十二世土司却吉·丹巴泽仁(1689~1750)创建。始建于清雍正七年(1729),现已有260多年的历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高原穿行,常常刚刚还是阳光的辖区,立刻就进入冰雹的领地。风雪兼程中,许多居留于心的滞碍不断被邂逅的情节与感悟层层洗刷。

这样的时候我想:许多事情,可能本身就是莫名其妙不堪推敲的。如果可以,就让它们都过去吧。

无论那些记忆将封存在心中,或遗忘里。

川藏317线的沿途,常常在路中遭遇牦牛或者羊群,见了车子也不过于惊惧,很坦然地占着路,倒是需要我们安静的静等它们悠闲的通过。

在这样的藏区,听着陌生的语言,习惯着周围的异族面孔,在色彩绚丽的民族饭馆吃着同样鲜艳的拌面,看着电视里藏语版的连续剧,想到北京,好象真的是另外的国度了。

很高兴这样自在的生活,而我,确乎已经离你很远很远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孜珠寺

三千世界,碎为微尘!

三千里跋涉,不为修来世,只为那佛国炊烟;

三千思绪,以素斋之心,赴色戒之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孜珠寺位于昌都地区丁青县著名的神山——孜珠山上,海拔4800米左右,是雍仲苯教最古老、最重要的寺庙之一。孜珠寺始建于三千年前,由第二代藏王穆赤赞普倡导,大成就者第一世穆邦萨东大师创建并传承,至今已是第四十三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孜珠寺是观音菩萨的道场,“孜珠”意为“六座山峰”,六座山峰象征观音菩萨用慈悲和智慧度化所有六道众生,帮助他们从烦恼中走向解脱之路,代表六度万行中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以及对众生的贪婪、愚痴、嗔怒、傲慢、嫉妒、邪见的对治之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苯教有四大神山之说,主要有阿里的岗底斯山、林芝的本日神山、昌都的孜珠山、玉龙的梅里雪山。六座山峰上到处是大殿、经堂、僧舍,繁盛时期僧人多达二、三千人。

在藏区无论你身在何处,只要抬头寻找,总会看到遍地的佛塔,转啊转,转出了连绵的佛法,萦绕在四千多米海拔的高空上,点亮了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