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11月,河北省保定市永宁山下的野地里,八个黑影神秘的逼近妃陵。只听轰隆一声巨响,珍妃墓被炸出一个窟窿,棺椁里的女人仿佛被惊醒一般的睁开双眼,怒目死死的盯着盗墓者......

几十年后,意外揭开了一桩妃陵谜题。

这几个人盗墓时见到棺椁里的女人皮肤完好,穿戴齐全,尤其是双目微睁,在阴气逼人的月光之下显得分外诡异。也许是几个人有点做贼心虚,竟觉得半睁不睁的双眼仿佛在死死的盯着他们。

所以他们忙不迭的卷着财宝慌忙离去。

不久后,珍妃陵墓被盗惊动了溥仪皇帝。一面对珍妃墓进行完善,一面对盗墓贼进行追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几十年后,这次惊险万分的盗墓故事被搬上了荧幕,就叫《夜盗珍妃墓》。这是根据史料记载的“夜盗珍妃墓”改编而成,一经播放便迅速引发轰动。而在考古界,也从来没放弃过对“珍妃墓”的考古研究。

关于当年的盗墓迷案,考古学家们一直存在疑惑,他们认为珍妃墓被盗掘的可能性很低。因为从现在清西陵珍妃墓的形制上看,没有丝毫损伤。当年的一声巨响,就算没有将墓炸塌也不至于皮毛不损。

就算后期溥仪命人重新修葺了,也还是能看出差别的。

还有一点,根据记载,当时他们看到的珍妃皮肉尚存,五官依稀可辨,似乎还是个美人坯子。可是,史书上关于珍妃的死亡,我们是可以追溯的。她在井里泡了一年才捞上来,巨人观肯定是跑不了了,无论如何不会是五官依稀可辨。

还有一点,那便是关于珍妃墓为何被盗的理由。

让我们回到故事的开始。盗墓的背景是日寇猖獗时期,民不聊生,水深火热。最后一支皇家守陵的家族瓜尔佳氏,汉名叫关友仁,他伙同几个人盯上了妃陵里的珍妃墓。他们认为作为光绪的宠妃,一定随葬了不少值钱的物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几个人一商量便在月黑风高的时候,炸了墓。

几个人分赃后,各自散去。

然而,其中有2个人因为乍富而失去理智,在酒醉后将自己的所作所为抖擞了出去。很快,这2个人就落网被斩首。其余几个人逃也没逃太远都被抓了回去,只有瓜尔佳氏一个人活了下来,下落不明。

到了现代,考古学者为了弄清当年盗取珍妃墓的细节,便决定从瓜尔佳氏入手,想看看当年唯一存活下来的知情者,能否提供一些新的线索。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找到了瓜尔佳氏的儿子。

他儿子说当年关友仁的确盗了不少宝贝出来,带着这些奇珍异宝走了不少地方,最后90岁高寿而亡。而且,他父亲当年盗墓是为了组织抗日队伍,因为缺钱买武器,才盯上了珍妃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情况又一次让考古学者们产生了迷惑。

当年的盗墓贼一定是所获颇丰。可是,珍妃下葬的时候,是民国统治时期,根本没有可能厚葬。

很多人会说猜来猜去也没意思,不如直接将珍妃墓打开就好了。到底丢没丢东西不是一目了然么。

我们的考古准则是非重大盗墓和不可抗力的灾害因素,绝不主动发掘皇陵。定陵当年的遗憾,我们不想再重蹈覆辙。专家们想来想去,决定借用高科技设备对珍妃墓的地下进行探别。

探墓雷达结果显示珍妃墓保存完好。

珍妃墓没有被盗。

那么1938年被盗的又是谁呢,那些随葬品又是谁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专家们再次翻阅当年的卷宗。卷宗记载,瓜尔佳氏这些人第一天去挖坑的时候,遇到了一片石板,挖不动。第二天带了工具依然撬不动,便只好在第三天带来了炸药。而在妃陵,大多数都是砖室墓,并不复杂,根本没必要动用炸药的程度。

为了弄清楚真相,大家又聚在资料室,翻阅光绪年间的档案。原来,妃陵中曾经有两座一模一样的墓,一座是瑾妃也就是珍妃的姐姐,一座就是珍妃。姐妹俩生前共事一夫,死后也相伴在一处。

然而,珍妃死的早,并没有得到厚葬。而瑾妃死的时候已经贵为皇贵妃,所以对她的墓葬进行了二次加固修建,所以加了石板。

瑾妃的墓看起来比珍妃的更高大一些,盗墓贼也就下意识认为这可能是光绪最宠爱的妃子。

当所有的答案都指向瑾妃后,大家再次启用雷达对瑾妃墓进行探测,果然发现了盗洞。

谜题大白于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