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纯血鸿蒙”商用还需迈过哪些坎

北京日报记者 孙奇茹

不兼容安卓应用、不依赖国外编程语言等核心技术,几天前,被称为“纯血鸿蒙”的鸿蒙HarmonyOS NEXT(鸿蒙星河版)正式面向开发者和先锋用户启动Beta(测试)版本,原生应用开发已进入全面冲刺阶段,并宣布将于今年四季度正式商用。中国的自主可控操作系统,正迈向直面市场考验的新阶段。

把隐私控制权还给用户

为了用一款手机App扫码,却要授权其使用整个手机相机;只想用某App保存一个文件,却要将整个文件系统的读写权限都交出去;只需要获取一个电话号码,却被索取了读取整个通讯录的权限……在智能手机的使用中,类似的数据隐私“痛点”令人不胜其扰。

推动解决隐私和安全痛点,是鸿蒙备受关注的特点之一。“好比快递员上门取包裹,不需要把钥匙给他,只需要把包裹给他。”华为相关负责人介绍。

整体来看,鸿蒙星河版取消了通话记录、短信、电话、读取已安装应用列表等9类不合理的隐私数据获取权限,降低用户的管理成本,也从根源上降低隐私泄露风险,把隐私控制权真正交还给用户。

由于从底层就开始自主研发,鸿蒙还实现了众多体验的重新设计。例如,当手机正在使用某个App,靠近平板电脑时,该App就会自动出现在平板的快捷图标栏里,点击图标就能直接在平板上继续使用该App。

多年来,安卓、苹果一直是移动操作系统的绝对领跑者。研究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鸿蒙HarmonyOS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已由2023年一季度的8%上涨至2024年一季度的17%,iOS则从原来的20%下降至16%。鸿蒙在中国市场首次超过苹果iOS,成为中国市场第二大手机操作系统。甚至有行业人士认为,这意味着安卓、鸿蒙、iOS三分天下的态势正逐渐显露。

原生应用生态仍存挑战

在几天前的华为开发者大会上,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宣布,5000款应用已加入鸿蒙生态,1500余款应用已完成上架,并将已在鸿蒙应用市场上架的不少应用图标现场“上墙”展示在大屏幕上。有细心的观众发现,尽管已有支付宝、京东、美团等主流应用实现适配,“国民级”应用微信却并未出现在列表中。

“这么多App都支持了,竟然没有微信?”不少网友发出类似疑问。当记者就微信何时适配鸿蒙系统一事询问腾讯客服时,腾讯客服回复道,微信正与华为进行原生鸿蒙操作系统的开发适配与技术沟通工作,因体量、功能差异,不同产品的适配周期和进度不同,请用户耐心等候。

大众对于某一款常用应用是否会在鸿蒙系统中“缺席”的担忧,无疑也印证了应用生态之于操作系统的重要性。

“做一个操作系统的技术难度不大,难度大的是生态。”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接受采访时曾说。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今年4月也透露,打造鸿蒙原生应用生态是华为2024年最关键的事,希望通过2024年一年时间,先在中国市场把智能手机上用户使用时间超过99%的5000个应用全面迁移到鸿蒙原生操作系统上,并推动更多其他应用迁移到鸿蒙系统。

系统成长需要各方支持

以纯自研内核为基础,不再兼容安卓应用,是鸿蒙星河版被称为“纯血鸿蒙”的关键原因。然而,记者采访发现,由于既有的安卓用户众多,新旧鸿蒙系统、鸿蒙与安卓系统之间能否实现便捷的切换、过渡,成为不少用户考虑未来是否会及时更新鸿蒙系统的重要因素。

“不兼容安卓,那是不是之前安卓渠道的游戏账号都不能用了?我今天还特地发邮件问了游戏公司,否则到时候都不敢更新新系统,就怕号没了。”“不兼容安卓应用,但很多国外当地应用都是安卓渠道的,万一出了国,在国外是否就都没法用了呢?”在关注鸿蒙新进展的各种帖子下,不少用户吐露着自己的担忧。

DCCI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委员刘兴亮认为,能否帮助用户平滑、安全、稳定过渡到新系统,成为鸿蒙要面临的重要挑战。“一款成熟的系统,需要软硬件多方的共同支持,未来更是离不开众多的中小开发者,华为也需要多多扶持这一群体,互相成就。”刘兴亮认为,“纯血鸿蒙”未来需要大量的开发人才,这是目前的生态短板,也是不少重要的应用接入鸿蒙耗费时间较久的客观原因,而人才问题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坚持长期投入培养。

来源: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