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违规化妆品信息集中曝光

《中国化妆品》杂志|何欣洋

上周(6月17日-6月23日),被曝光和处罚的化妆品企业中“惯犯”居多,其中被罚次数最多的聚华生物科技(广州)有限公司,在9个月内被罚4次;而今年二吃罚单的广州汉方化妆品制造有限公司,面临的则是“处罚到人”的从重处罚。《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新增禁业限制、处罚到人等更为严格的惩戒手段,目前行业内已有十几家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或经营者被开出此类大罚单(即存在特定违规情形下,对公司实施行政处罚的同时,对公司内部相关责任人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新规对化妆品领域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大大加强,将对行业违规行为带来了更有力的震慑。

经营标签虚假的特殊化妆品

这家公司一年被罚四次

2024年6月24日,聚华生物科技(广州)有限公司涉嫌经营标签虚假的特殊化妆品,被罚款1.3万元。广州市白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检查时发现产品“Brimless泡泡染发剂自然黑色”(批号:AC110501G01)的外包装标注“瑞虎出品精益求精”字样。据悉,该产品由广州市奥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注册,其“绿·中医师”商标注册人为广东瑞虎精细化工有限公司,该商标于2022年转让给当事人,由当事人授权给广州市奥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使用。当事人未更换标签,导致出现标签虚假的情况。执法部门责令当事人立即停止经营标签虚假的特殊化妆品的行为并处罚款。

在信用中国网站查询发现,这已是聚华生物科技(广州)有限公司在最近9个月内第四次接到执法部门的罚单,累计罚款金额超23万元。

2024年5月2日,该企业未经许可生产未经注册且标签不符合规定的“Brimles泡泡染发剂(咖啡色)”(批号:AC122501B01)产品共72盒,被罚没18.6万元;

2024年4月27日,该企业委托广州美府医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JUNYISHENG裂可宁保湿润肤霜”(批号:GG22091901M)产品抽检不合格(菌落总数项目不符合规定);“JUNYISHENG保湿维生素E乳(批号:GG220922C10M)”产品抽检不合格(菌落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项目不符合规定),被罚没近2万元;

2023年9月27日,该企业生产经营不符合标准、要求的化妆品,并在“相关部门责令其召回后拒不召回或责令停止或者暂停生产、经营后拒不停止或者暂停生产、经营”,两项行为被罚没1.6万元。(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生产不合格产品又提供虚假材料

广州一化妆品企业和法人双双被罚

2024年6月20日,广州市白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了一则行政处罚信息:广州汉方化妆品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1004盒韩秀宫雪莲草本修护膜化妆品,在抽样检验时被查出产品菌落总数不符合相关规定。广州汉方否认生产过该批被抽检化妆品,并向监督部门提交了虚假的《样品确认情况》和《样品真实性异议申请书》,企图隐瞒真实情况,构成了提供虚假证据材料的违法行为。同时,生产上述不合格化妆品、未保留上述产品的批生产记录、未保留上述产品的留样产品的行为也违反了相关法律规定。最终,广州汉方及法定代表人李某被罚没共计14.8万元,其中,李某被罚款8300元。

这次是该企业2024年第二次“吃罚单”。2024年1月29日,该企业生产的一批次名为“BENCYUY皙白清透防晒隔离乳SPF24”(批号:20230411A1)被检出不符合《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标准要求,被有关部门罚款5万元。(广州市白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染发剂成分不合格

同款产品一年内被罚两次

2024年6月20日,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一则处罚信息:广州市维珍妮化妆品有限公司于2023年9月6日生产“维珍妮自然黑染发膏(规格:60ml*2/盒,批号:WZN2023090601)”因“苯基甲基吡唑啉酮”项目不符合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被罚没合计14871元。

该公司生产的同款产品于半年前因同样的违规原因被处罚过。2023年11月23日,因生产未经注册的特殊化妆品维珍妮自然黑染发膏(规格:450ml*2/盒,批号:WZN2023062103),且另一规格的同款产品维珍妮自然黑染发膏(规格:420ml*2/盒,批号:WZN2022121702)“苯基甲基吡唑啉酮”项目不符合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被罚7万余元。(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篡改化妆品使用期限

涉事企业一年遭三罚

2024年6月20日,广州鼎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因经营超过使用期限的化妆品,被执法部门罚没约1万元。据悉,该企业于2020年3月20日购进涉事产品“玻色因高保湿水光面膜”(生产日期2020/03/18、限用日期2023/03/17)进行销售。2023年8月6日,某消费者反馈涉事产品已过保质期。该企业没有停止销售,反而冒险将剩余涉事产品修改为生产日期2023/02/10、限用日期2026/02/09并继续销售。

据统计,这是一年之间该企业第三次被罚。2023年11月13日,该企业因无证或超范围生产化妆品、使用违法原料生产化妆品行为被罚近6万元。2023年8月11日,该企业因生产四个批次不合格的“WSMM防晒喷雾SPF50+PA+++”产品,被罚10万余元。(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虚假宣传产品是“央视力荐”

广东一网店被罚

2024年6月19日,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市场监管局公布一起案例:狮山官窑新海东工业区某商家在电商平台网店内销售一款名为“玫瑰纯露爽肤水保湿喷雾湿敷水500ml#大容量玫瑰水”的产品,商品网页广告出现“央视力荐 国货优品”和“CCTV中视购物”等文字用语和图片,商家未能提供证实产品被央媒推荐的相关材料。经查,商家称该广告是其花费200元委托广告专业人员制作的,后由商家在网店上架商品时发布,谎称产品由央视推荐,为产品引流。商家的上述行为,已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相关规定,执法人员对涉事商家作出行政处罚,并没收其相关违法所得。(佛山市南海区市场监管局公众号)

化妆品未记录进货台账

沧州一企业被罚

2024年6月19日,信用河北网站发布了由沧州市南皮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作出的一则行政处罚决定。据悉,5月31日,南皮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对沧州信和商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一分店进行监督检查时发现,该企业化妆品经营区内摆放的“丸美弹力蛋白凝时紧致抗皱保养液”和“丸美弹力蛋白凝时紧致抗皱乳”两款产品未在化妆品进货台账中记录,该行为违反了《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南皮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其作出警告并罚款11000元的行政处罚。(信用河北)

花3280元网购美白化妆品

法院判“退一赔三”

2024年6月18日,常德市澧县人民法院公众号公布一则案例:2023年8月,欧某向被告姚某通过微信咨询美白美容事宜,姚某遂向欧某发送广告信息介绍某化妆品套盒,并承诺该产品具有良好的美白美容效果,欧某支付3280元购买上述产品。2023年9月,欧某使用该化妆品后导致皮肤不适前往医院就诊,诊断为化学产品引起的接触性皮炎。

经调查,涉事化妆品套盒产地标注未见生产批号、限期使用日期、生产厂家、卫生许可证明等,属“三无产品”。欧某与姚某就相应赔偿事宜协商无果,遂诉至法院。常德市澧县人民法院认为,案涉产品存在产品缺陷,被告销售明显不符合安全检验标准的产品,应当认定为主观上的明知,构成欺诈;被告对消费者造成消费者人身损害,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因此被告姚某退还原告欧某产品货款3280元,退还原告欧某医疗费损失173.38元并向原告欧某支付产品价款三倍赔偿金9840元。(常德市澧县人民法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