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甘肃省玉门市深谙其理,在近年来加快培育和集聚高素质高水平科技人才、产业人才、青年英才等方面下足了功夫、铆足了劲。

玉门市龙头企业,甘肃凯盛大明光能科技有限公司就是玉门市着力打造高水平科技人才队伍的杰出代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凯盛大明光能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在查看生产情况(玉门市委宣传部供图)

“别看我是大专生,可是手下的研发团队里有博士、研究生,在人才的选用培育和新技术的突破上我们公司从不含糊。”谈起该公司的研发团队和技术革新,甘肃凯盛大明光能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霍富十分自豪。

今年3月,该公司突破“卡脖子”技术,光热超白浮法玻璃达标量产,成为国内第一家采用全氧工艺生产太阳能光热用超白玻璃及反射镜产品的企业。

6月22日,该公司太阳能光热和光伏发电用聚光材料及深加工项目光伏线将举行点火仪式,标志着甘肃省首条光伏玻璃生产线建成投产,也标志着中国玻璃并购凯盛大明在西部发展新能源产业的成果,项目投产后,可实现5GW双玻组件玻璃的供给,新增产值10亿余元,新增就业500余人。

“我们企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我们对人才的重视和培育。”霍富说,“我们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着力打造优质的文化环境,同时在营造爱才、惜才、敬才、容才的文化环境上下功夫,让人才的创新活力充分迸发。”

据介绍,为更好地满足行业人才战略发展需求,吸引更多稀缺专业人才,该公司还增设智能制造相关岗位,建立相应薪酬晋升体系,为智能制造相关人才创建良好的成长环境。

“有别于传统的车间工人,如今,智能生产线的操作工主要负责监控生产线运行情况,必须具备更高水平的技术素养,这也要求我们必须成为兼具机械加工和计算机知识的专业型人员。”凯盛大明员工秦壮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凯盛大明光能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玉门市委宣传部供图)

为培养集聚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凯盛大明在新型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方面制定了系统的技能人才培训计划,还为员工系统化设置线上学习课程,设立线下实训基地,全面提升综合技能水平,不断增强人才制度体系的科学性、完备性和先进性。

人才集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人才能否向某一区域流动和集聚,关键看该区域是否具有促进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

近年来,玉门市把科技创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引擎,积极培育新能源、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玉门工业园、玉门市老市区化工工业园、玉门东建材化工工业园等园区迅速崛起;甘肃普罗生物酪蛋白、酪蛋白酸钠等产品销售收入连续5年居国内同行业第一,连续7年进出口额居国内同行业第一;玉门大洋天庆石化有限责任公司成功实现了以MOCVD技术进行外延片制备所需的电子特气规模化生产,成为全球特气主导供应商之一……一个个创新高地连“点”成“网”,玉门市在求“新”、求“质”中广泛集聚创新人才。

“我市持续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创新‘线上+线下’引才模式,全面落实人才引进培养扶持政策。”玉门市人才事务中心主任李娜说。

据介绍,玉门市近年来与中国电力设计院、省农科院、华南农大等12家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建立稳定合作关系,聘请产业发展顾问27名,创业导师19名,柔性引进循环经济、设施农业、医疗卫生等领域省内外知名专家学者81名,引进各类人才 280 名。同时有效整合全市企事业单位人才、硬件、科技资源,以人才蓄势助力新质生产力,为玉门市高质量发展增添澎湃动能,创造源泉汩汩涌流。(韩璇 马潇)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