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事制造企业的人,应该都知道或听过丰田生产系统(Toyota Production System),简称TPS。而美国把它称为“精益生产”,但我觉得只是把TPS换个方式表达而已,毕竟美国是个强国,总不能被认为是抄袭日本的做法,于是就改了一些推行方法、步骤,但核心精神仍然是相同的。其实主要是消除不必要的浪费,做到减少时间和人力的投入及降低库存金额,达到整体效率的提升。

以下简单整理两个方法的核心精神:

  • TPS的核心精神是彻底排除七大浪费。
  • 精益生产以确定价值为起点、确认产品价值流、以流动生产追求完善。

大家认为两种说法有何不同吗?其实只要知道这个方法该如何使用及得到什么效益,我认为才是真正的重点。

优思学院[1]认为企业要实施精益生产可參考精益之屋中的內容,精益之屋由4部分组成:地基、2个支柱和屋顶。地基就是5S活动、目视化管理、标准化作业来建立稳定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学不会?那就先了解成功导入精益生产的四个关键

1. 高层的支持

这是企业导入精益生产的最重要关键,特别对于没有亲身经历过导入过程的企业,有很高的概率会在导入过程中遭遇困难而产生放弃念头,而这就是高层主管支持的重要作用。如果连高层都没有达成愿景的意志力,第一线参与改革推动的成员们肯定也会跟着溃散。

2. 从零开始的心态准备

这里要强调的是学习吸收新知识的心态要正确,因为学习任何新事物应该都是一样的,如果你没有做好这样的心理准备,势必会在学习的过程中,当遭遇与自己(企业)的价值观产生冲突时,无法客观理性地做出思考和判断。

3. 不断练习

企业要進行大量的练习,有效的意见反馈及反思。通过这循环运用,应该可以避免走弯路而且可以建立起更扎实的基本功。精益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个过程。

4. 全员活动

有听过“飞轮效应”吗?你可以想象一下在健身房踩飞轮或在路上骑自行车的感觉,刚开始一定要很吃力地踩踏板,可是速度很慢无法立刻变快,这就是所谓的“万事开头难”。精益生产导入初期肯定有很大的阻力与抗拒,可是持续给予不间断的“动能”,渐渐地,就算不用力地踩踏板,速度也会提升到维持一定的速度,这就是“飞轮效应”。而这里说的“动能”就是“高层的支持”、“从零开始的心态准备”与“刻意练习”。

精益生产的效益有哪些?

效益可以分成有形及无形两个方面来看:

有形效益

最主要在时间的缩短以及库存金额的降低。

无形效益

  1. 强化团队成员的合作默契(共同的价值观)
  2. 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3. 建立数字化转型及智能制造的基础动能

结语

当你(团队)经过这些导入过程的考验,掌握了精益生产的理念和实力,相信在面对NPI(新产品导入)、BPM(业务流程改造)等情况时,都可以更清楚地以“价值”(排除浪费)为基础进行判断与应对,进而持续改善,发挥“飞轮效应”的成果。想快速掌握精益生产和管理的方法和理念?优思学院设计的精益管理(CLMP)课程可以让学员获得足够的精益知识和认可考核,学员可以不用放弃日常工作的时间,只要每天花一小时左右自主学习,学员平均可以在30-40天内成为精益管理专业人员(CLMP)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