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深中生活圈流行起一种很“潮”的网络话题:在深圳,喊话组队成“通勤搭子”“饭搭子”“旅游搭子”,到对岸中山市体验双城生活。

随着越来越多同城生活话题上“热搜”,意味着首个跨越珠江口的双城生活,在大湾区就要启幕了。

在宏观叙事的话语逻辑里,深中通道往往被概括为改写珠江口区域融合发展的“超级工程”。然而从更微观的观察口切入,一个超级工程的背后,实际上有一个“超级网络”在提供支撑——除了深中通道这座大桥,来自珠江西岸的交通网络全面提升,也是激活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网络、撬动珠江口东西两岸深融合的关键一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什么这么说?

某种程度而言,中山交通的崛起,也是对长期以来珠三角洲交通网络“东强西弱”的格局的有力突围。可以说,没有中山市近年来强大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强度、力度和广度,深中通道“东承西接”的枢纽功能也无从谈起。换句话说,抛开中山交通讨论深中通道的价值和意义,是不全面的。

一座桥,激活一座城;一座城,通达整个大湾区。深中通道给大湾区带来的最大意义,是在珠江口直接伸出了一条强有力的“手臂”,是让珠江西岸城市中山锻造出强有力“双腿”。有了这对“手脚”,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才成为可能。

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往往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

此处岭南水乡,改革开放前连接东西两岸的交通主要靠水路。史料记载,当时中山到广州只有两种方式,一是长途汽车走105国道到小榄沙口渡,连人带车上船。后经南头细滘渡,再过顺德容奇渡、三洪渡,最后在广州郊区的白鹤洞渡进入广州;另一种方式,是乘坐“红星”客船前往,若晚上8点出发,则次日早上5点到广州,一趟来回要一日两夜。

将中山近年来建成、在建以及规划建设的高快速路、新客运港口和低空经济、轨道交通与深中通道、广州地铁18号线连接在一起,一个全新的湾区交通视野豁然开朗:一个以珠江口为核心,呈扇形向西辐射的高速公路网络呼之欲出。届时,珠江两岸贯通粤西的快速通道,也将进一步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