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法官姐姐,

九月份我就可以去新学校报道啦!”

这天

恩平市人民法院涉侨法官工作室的法官们

接到一通特殊的来电

听到这里

法官们知道芳姐女儿小玲上学的事情“稳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就在不久前

一家人还在为小玲的事情操心着

家逢变故,孩子抚养成难题

芳姐、老何于2001年在老家恩平注册结婚,育有一子一女。后因老何常年在外地工作,夫妻聚少离多,感情逐渐变淡,双方在2020年和平离婚,并约定由芳姐抚养未成年的女儿小玲,已成年的儿子小杰也留在恩平一同生活,老何则按月向其支付一定的抚养费。

今年初,芳姐突发脑中风,一度难以站立,生活基本依靠小杰照料和村民邻里帮忙打点。眼见女儿小玲即将参加中考,学习正是吃紧的时候,自己却突然倒下,无法履行作为母亲的教育辅导义务,芳姐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能否通过诉讼途径变更抚养权,让老何以监护人的身份照看小玲?这样一来,孩子的学习、生活都有了更可靠的保障,自己也可以更专注于调养身体。

芳姐向远在香港的老何打去了一通长途电话。

“这个办法好是好,可是……”电话那头,老何表示同意芳姐的提议,但自己短期内却因急事缠身,无法回到恩平办理相关手续。一个身在内地行动不便、一个远在香港分身乏术,300公里的距离成了阻碍这个家庭为爱接力的“拦路虎”。

“阿芳,现在立案开庭不用亲自到现场了,法院有网上立案和远程开庭服务,听说昌梅村就有个涉侨法官工作室,你可以去看看。”焦头烂额之际,前来了解情况的村支书一番话犹如醍醐灌顶,给芳姐指明了方向。

两地三方,传递温暖“接力棒”

踏破铁鞋无觅处,芳姐很快联系上了位于恩平市牛江镇昌梅村的涉侨法官工作室。了解到芳姐的情况后,工作室驻点工作人员很快帮她整理并在网上立案平台提交了立案申请材料。不到一小时,恩平法院立案庭就完成了资料审核,并通过“邑侨邑路”多元解纷平台将案件派单至“邑侨通”法律服务站香港联络点,由当地联络员对接老何,指引其配合应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组织开展远程调解

几天后,涉侨法官工作室组织了一场线上调解,法院、芳姐、老何,两地三方同步登录线上调解平台。在驻点调解员及法官助理吴颖虹的主持下,芳姐和老何就女儿小玲抚养权变更事宜进行确认,在手机屏幕上签字确认调解笔录、协议,不到半个小时就顺利完成调解。随后恩平法院出具了民事调解书,并邮寄给双方,该案得到圆满解决。

“这就结束了?”特意到现场“吃瓜”的村民李大姐凳子还没坐热,起身感叹道。

“你妈妈心头的大石终于可以放下了。”村支书如释重负地拍了拍小杰的肩膀。

很快,吴颖虹接到了来自芳姐的喜报,称老何已经以法定监护人身份在香港为小玲办理了入学手续,及时赶上了申请入学的“末班车”,还转达了小玲对恩平法院的真挚感谢,表示她一定会好好学习,不负法官们的热心帮助。

以法为笔,谱好时代“侨”文章

这次调解紧扣“侨”主题,以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为核心,无疑是侨益司法保护工作的有效延伸,为江门法院进一步探索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法治建设提供了经验参考。

近年来,恩平法院着力破解海外华侨华人“不会诉、不能诉、不敢诉、怕败诉”等难题,持续探索侨都赋能工程司法实践。涉侨法官工作室成立一年以来,受理的涉侨涉外案件成功调解率达88%。此外,恩平法院邀请“侨留守儿童”走进涉侨法官工作室,以“手工课+法治课”的形式打开孩子们的“心锁”,帮助系好人生“第一颗纽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司法关怀侨乡留守儿童

下一步,恩平法院继续完善“邑桥邑路”多元解纷机制,强化优质法律服务供给,全方位写好“侨”文章,积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司法服务高质量发展,以高质量司法工作成效保障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合法权益。

来源:恩平市人民法院

供稿:陈慧雯、梁菊仪

编辑:张平

策划:何奎

审校:李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