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的臀部包块与注射异丙嗪有关吗?

话题

病人以眩晕症来院,连续肌肉注射两天异丙嗪,现病人出院一个月了,来科室复诊,说他注射过的臀部有个包。

B超显示:左臀偏外侧混合回声包块,考虑血肿。另一包块左上方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考虑炎症。

医嘱:抗炎,硫酸镁湿敷。

后患者未再因之来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点评

异丙嗪在临床较为常用,除了上述话题中用于眩晕症外,在门急诊,异丙嗪注射液还常常用于肌肉注射,用来对症处理过敏反应、输液反应。

但上述话题中的患者,为什么会出现臀部包块?跟异丙嗪注射有关吗?同批次药物都未出现同类反应,如果是注射因素,为什么患者注射近期没有出现?

循证

我们查看一下异丙嗪注射液的说明书。

看到有的异丙嗪说明书不良反应条目,并未提及该药注射后注射不良反应的相关文字。

有的有提及。

但网友@笨笨秀哲却指出异丙嗪注射液的临床用药风险。

他(她)晒出的说明书上,我们看到了有关异丙嗪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内容,具体整理如下:

1、警惕异丙嗪严重组织损伤风险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发布信息,要求修订异丙嗪注射液说明书,增加黑框警告,强调该药的严重组织损伤风险。

2、不断收到严重组织损伤报告

FDA不断收到有关静脉注射异丙嗪后出现严重组织损伤的病例报告。

3.异丙嗪注射部位反应

异丙嗪静脉给药有上报导致需要截肢的坏疽病例。最常见的截肢部位包括手指和手掌,此外还有注射部位反应病例,如注射部位疼痛、发红、静脉炎、紫绀、肿胀、起泡、坏死和神经损伤。

4、要求对说明书进行修订

鉴于上述结果,FDA要求生产商对异丙嗪注射液说明书进行修订,添加黑框警告,说明严重组织损伤(包括坏疽、截肢)的风险。

5、最佳给药途径

盐酸异丙嗪注射液的最佳给药途径为深层肌内注射,禁止皮下注射。FDA还要求修订“用法用量”部分,强调静脉注射异丙嗪时最大浓度和给药速度分别为25mg/ml和25mg/min。

使用异丙嗪注射有哪些注意事项?

整理异丙嗪说明书主要注射相关事项如下:

●静脉注射异丙嗪可导致严重的组织损伤,包括引起坏疽、需做筋膜切开术、皮肤移植或截肢;

●异丙嗪在血管周围外渗、意外的动脉内注射、神经元内或神经元周围渗透可引起严重的组织损伤;

●异丙嗪最佳给药方式为深层肌内注射,禁止动脉和皮下注射异丙嗪;

●警惕出现组织损伤的体征和症状,包括注射部位灼热或疼痛、静脉炎、肿胀和起泡(这一点,与上述案例的临床表现是相符的);

●给药过程中一旦患者主诉疼痛,应立刻停止输注;

●告知患者不良反应会在注射时立刻发生或在注射后数小时或数天后发生。

结论

异丙嗪注射液在临床很常用,最常用的用药方法是肌肉注射,为保患者注射安全:异丙嗪注射液应深部肌肉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