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这句写在开头:今年的机会实际上属于1000-2000万的买家!

为什么这么说呢?

两三百万就不用说了,五六百的中心区和外围一大把,中心区不是超高层就是20年以上的二手房。

八九百万也只能选到二手次新三房,四房顶多也是一些107/108之类的三加一或者边角料,再加牛奶厂这些近郊改善四房。

如果按单价8万,面积125的正规改善四房来看,就是1000万起步,这是一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手方面,核心区能下得了手的,也就一只手数得多过来,不是琶洲南、中海大境就是保利天瑞,再加和樾府、西派天河序、越秀观樾这些边缘地带。

那些不带学位的、地段一般的、单体楼的估计你也不会选,这里就不重复了。

这几年新房算是戳中了改善买家的痛点,要核心区、要学校、要四房,而且能选择的并不多,客户画像非常清晰,供应端也几乎是存量的几个,剩下多少套都能数得出来,这也是今天我想说的第一个理由。

关于二手方面,确实是可以选到一些核心地段的,只不过是不同梯队,以及面积和户型上的差异,三房和四房之间的价差较大。

那肯定是要选核心地段里最优质的小区,比如天河北第一梯队的峻林,第二梯队的中怡城市花园,华景新城第一梯队的华景里,第二梯队的珠江俊园、历德雅舍,天河公园第一梯队的熹园、锦逸、天逸,第二梯队的东方新世界、隽园,赤岗第一梯队的泓景、珠江帝景,万胜围的水蓝郡。

如果能买得到以上小区的一些不错的房子,基本盘算是稳了。

因为这些二手占据了非常好的地段和资源,小区和房子都是没有问题的,将来也会随着大势一起升,如果这些地方没机会,其他地方也好不起来。

除了以上选择,我们再回到宇宙中心珠江新城,珠江新城以前是涨得蛮高的,这一轮在分化趋势下也回调了,不仅是小面积的回调,改善性的也回调了。

在政策放松的状态下,你可以几乎不用什么成本就可以入主珠江新城了,特别是1000-2000万的,这部分的预算是回调最多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什么是珠江新城的这个预算呢?

这个预算能上得了珠城还不错的产品就是最大的确定性,这是第一个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底层原因。

中区大部分成交以这个预算为主,且流通性最强,而且是以三房为主的刚改和改善户型,这种产品在珠城的这个地段上决定了它们的成长性还是很强的。

目前珠江新城大部分单价还是在10万以上的,连西区也差不多在这个范围。

面积在100-143不超豪宅的话,总价也基本是在1000-2000万,三房为主流,四房超出这个范围了。

第二个原因是珠城是一个绝对的存量市场,最先能感受到市场的温度。

528放开限贷之后,珠城的看房量和成交量都起来了,虽然也只是底价成交为主,但是抱着来捡漏的人络绎不绝,当前还是有捡漏的机会。

最后是它的金融属性,这个是要两看的,对于不自住的投资型买家,他们看中的是杠杆,能超贷,租售比还高,就有接盘侠。

对于需要自住的买家,低首付进入珠江新城的机会并不多,当然我只建议自住型买家以常规方式入场,不要投机取巧,试错成本较高。

来到第三个理由:一手二手都写了,那再等下去还有没有机会呢?

今年上半年整个广州只拍出了三块地,除了大观路三期,其他两个都是边角料,今年底前不会有好的新盘出来。

再看看接下来广州第二批土拍清单,天河海珠的地段并不是很核心,也是在我上篇文章说的价值板块之外。大家可以看一下这篇文章:广州最有价值的板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部分都是在外围,荔湾番禺花都较多,能卖得出去的概率偏低。

所以进一步决定了核心价值板块内的供应量是开始减少的,值得买的小区并不多,能选的就那几个,不用太纠结。

选择多了反而有选择困难症,约等于没有选择,特别是这么贵重的房子,一定是精挑细选后剩下的才是值得的,别人也惜售的房子才是好房子。

最后再强调几点,1000万以上2000万以下,以中产为主,第一,改善是核心需求,第二,保值需求决定了对地段的要求,第三,学位是强附加条件,至于交通和医疗等配套因人而异。

除此之外,他们跳上这一步并不容易,担心错过周期,不会着急变现,如果能长持会是更好的选择,这部分核心区的产品本来也很稀缺,再去置换的可能性降低,就会导致将来供不应求。

好了,选筹因人而异,欢迎咨询拿铁团队,帮你一站式解决买房卖房等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