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春燕聊城报道

6月24日,聊城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市文化和旅游发展中心主任谢文博介绍2024年以来聊城市文旅工作有关情况。2024年以来,市文化和旅游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聚力攻坚突破年”工作要求,紧紧围绕“文旅兴市”目标任务,实施文旅品牌塑强行动,统筹推进全市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坚持守正创新、系统推进,文化遗产保护水平不断提升。

全面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传承发展,让更多文化遗产活起来。聚焦文物保护,成立市县两级文物普查协调机制,召开全市文物保护委员会工作会议,启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争取2024年度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资金,实施东阿曹植墓安防升级改造工程等7个重点文物保护工程项目。落实“先考古、后出让”制度,上报考古调查勘探方案59个,获批复41个,已完工16个。开展地下文物埋藏区分级工作,初步划定一级文物分布区72个、二级70个、三级53个。大力发展博物馆事业,组织开展博物馆定级评估工作,运河文化博物馆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在全市推进“一县一馆”建设工程,组织国有博物馆建设和非国有博物馆备案。强化数字赋能,临清博物馆“高清触摸屏文物展示平台”智能创新应用场景,获2023年全省新型智慧城市优秀案例。健全非遗保护传承体系,争取国家级非遗保护资金115.5万元用于非遗项目、非遗传承人活动补助,四位传承人入选第六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坚持以文惠民、以文铸魂,文化事业活力持续迸发。

坚持站稳人民立场、厚植人民情怀,以人民为中心创精品、优服务,文化事业不断繁荣发展。加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构建了以市级中心场馆为核心、县级中心场馆为拓展、乡镇文化站为普及、村(社区)文化中心为基础的四级文化设施网络,全市自然村文体广场、文化活动室覆盖率均达到99%以上,建成城乡书房63家,海源阁古籍文化中心建成开馆。持续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制定《2024年度“123”文化惠民工程实施方案》,举办民俗文化节、非遗春晚、非物质文化遗产月、元宵歌会、“绝活在水城”以及“文化进万家”“小戏小剧展演”等群众文化活动12982场。推动文艺创作出精品。推出山东梆子《上直播》、大型京剧《铸魂》、蛤蟆嗡小戏《温情窗台》等一批文艺精品。京剧《泥土芬芳》《心向蓝天》,山东梆子《孔繁森》《承诺》,大型杂技剧《杂技西游之闹天宫》入选2024山东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精品剧目展演季。大型杂技剧《强渡黄河》正在加紧排演,预计10月份立上舞台。

坚持文化赋能、旅游带动,融合发展势头更加强劲。

发挥文旅“一业带百业”的独特优势,加大优质产品和服务供给,释放旅游消费动能,以一域之精彩为全域添光彩。实施景区焕新工程。聊城水上古城、东阿阿胶世界启动国家5A景区创建工作,指导鱼山曹植风景区、九州洼月季公园、双海湖风景区争创国家4A级景区,临清东宛园等17家景区申报3A级景区。指导原有39家3A级景区引入节事赛事、旅游演艺、沉浸式体验等新场景、新业态,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景区服务能力。强化重点项目支撑。谋划重点文旅项目63个,加快推进实施类文旅项目52个。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东关片区、临清中洲古城核心旅游区等17个项目开工建设。高唐书画文创产业园书画酒店、阳谷古城文旅综合开发建设项目(一期)等11个项目完工。房车露营地音乐公园、微短剧拍摄基地等项目达成合作意向。做优产品供给。实施旅游住宿业提升三年行动,出台促进旅游住宿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新增4星级酒店2家,8家精品酒店正加快建设。开展“乡村好时节”主题年活动20余场,积极推进古楼街道和铜城街道2个民宿集聚区创建。推出“两河之约水城春光”精品旅游线路4条,“两河之约·康养东阿”系列精品旅游线路8条,乡村旅游主题线路20条,特色研学旅游主题线路22条。其中东阿阿胶体验之旅、临清“春运来临千年运河文化之旅”、东阿“赏国色天香享最美春光”黄河踏青之旅均被纳入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坚持文化传播、交流互鉴,文旅品牌影响力有效提升。

聚焦宣传聊城、推介聊城,以优质文旅IP和创新营销模式为核心,坚持主媒自媒联动、线上线下协同,奏响文旅品牌最强音。强化创意营销。聚焦“两河之约”品牌体系,承办“沿着黄河遇见海”新媒体推广大会,联合抖音、同程、腾讯、美团、小红书等平台,实施“两河之约‘新’动聊城”新媒体推广九项行动。#不如在聊城见一面热点话题实现6亿多次曝光量,接连荣登抖音全国热榜。聘任国家话剧院聊城籍演员王仁君为聊城城市推广大使,全方位、多主体讲好“我家门前有条河”IP故事。做优品牌活动。邀请东方卫视“极限挑战”节目组在聊拍摄,节目已于6月16日黄金时档播出,引流作用明显。举办“两河之约·书画高唐”桑葚采摘露营季,“2024山东(东阿)中医药文化旅游体验周暨‘两河之约·康养东阿’主题推广活动”以及民俗文化旅游节、乡村文化旅游节、音乐美食文化节等节庆活动1200余场。加强交流协作。牵头成立济郑高铁沿线城市文旅联盟并牵头起草制定《济郑高铁沿线城市文旅联盟章程》,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集合全国重点旅行商资源,举办“两河之约英雄阳谷”旅行商大会,会上发布《2024年度聊城市旅游团队奖励办法》。开展“趁当‘夏’‘趣’聊城”走进济南、郑州大学城文旅专场推介会,还要走进上海、南京、北京、天津大学,开展“乘着高铁游聊城”暑期大学生专场推介活动。开展“春色‘聊’人·‘彭’然心动”2024聊城(彭水)文旅交流活动专题推介。赴日本、韩国开展文化旅游交流活动,举办专场推介会,展示聊城优质非遗项目,推进对外文化交流。

坚持执法护航、文明旅游,文旅市场秩序显著优化。

坚持以游客需求为中心,完善配套设施,提升服务水平,优化服务环境,实现市场秩序和服务质量双提升。加强执法监管。2024年来,开展卫星电视传播秩序、文娱领域、网络文化市场执法、农村演出活动执法等8项专项行动,出动执法人员6496人次,检查市场经营主体2901家次,办结行政处罚案件10件,罚没款14.17万元。守牢安全底线。紧盯重点领域,开展问题隐患集中整治,严格落实各县(市、区)属地管理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经营主体责任,将安全责任落实到预警提示、隐患排查、应急处置等各个环节,守牢文旅行业安全生产底线。倡导文明旅游。组织“文明旅游”“文明餐桌”“理性参团”“绿色出游”等志愿服务活动,传递文明旅游新理念新风尚。实施全民共情行动,引导市民网民城市认同感和归属感,构建有温度、有深度、有亮度的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