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在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安定镇长联小学,九阳公益 30 年 | 媒体公益行暨第 1500 所九阳公益厨房落成活动举行,国内多家知名媒体的记者、编辑齐聚长联小学厨房,感受乡村学校的食堂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仪式现场

长联小学坐落于平江县安定镇,是一所规模较大的乡村完全小学,1-6年级学生总人数达460多人。学校厨房内,电气化的设备、科学的分区、整洁的地面,这所窗明几净的高标准乡村学校厨房,是全国第1500所九阳公益厨房。

第1500所“公益厨房”落成 多方联动打造公益厨房全覆盖样板县区

走进长联小学厨房,整洁、明亮、现代化的厨房和食堂场景映入眼帘:

电磁大锅灶、蒸饭车、绞切肉机、保温饭台、消毒柜、碗柜等全新现代化厨房设备;蔬菜加工间、肉类加工间、烹饪间、备餐间、洗消间一应俱全,厨房分区明确;全新餐桌和凳子,孩子们有序排队吃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九阳在长联小学新落成的公益厨房一角

餐厅内,正在吃午餐的六年级一班学生叶听雨笑起来露出两个酒窝,“现在的饭菜比之前好吃,没有了烧柴时候的烟熏味,冬天也不会吃到冷菜了,班里的同学都觉得吃饭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大家每天都愿意在学校吃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孩子们在排队打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孩子们在全新的食堂内就餐

据悉,平江曾是国家级贫困县,多年前,很多乡村学校的厨房还使用传统的烧柴土灶,出餐率低,也没有保温设备,冬天饭菜易冷,孩子的营养和健康难以保障。

2018年,在财政部驻平江县定点帮扶工作队的协调推动下,九阳公益首次走进平江县调研,黝黑的房间摆放着一个土灶,一个锅炉是当时乡村学校厨房的“标配”,大通铺里完成清洗、蒸饭、炒菜、备餐等全部功能,设备老旧及流程不合理是当时厨房的两大难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8年,平江县一小学老旧厨房场景(资料图)

当年秋季开学,随着第一批九阳公益厨房在平江县淤泥小学、沙浦小学等10所学校投入使用,平江县农村学校厨房启动了从燃煤、烧柴、生物油设备向电气化设备的转型升级。

经过6年与平江教育局的深度合作,九阳探索出公益厨房助力乡村教育振兴新模式——“财政部对口帮扶+九阳公益+教育局配套+校级联动”多方合力,为乡村学校厨房提供电气化设备和厨房设计方案。从每一个学校的实地评估,到厨房标准化设计,设备安装及使用培训,实行全链路支持,实现交付即可使用,让学生们吃上营养餐。

平江县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县长李三军在仪式上介绍,在财政部驻平江对口帮扶工作队的积极对接下,平江县自2018年开始获得九阳公益持续捐助,通过图纸设计和设备资助的形式,连续6年为平江县农村学校累计捐建九阳公益厨房75所,捐赠资金达500余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公益厨房内,工作人员在为学生准备餐食

谈起“公益厨房”在平江的建设与发展,平江县教育局常务副局长郑振庭表示,平江作为国家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县,“公益厨房”给乡村学校带来硬件设施的全面改善,与国家营养改善计划相辅相成,助推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状况,与乡村教育振兴同频共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公益厨房内,工作人员在为学生准备餐食

目前,平江县所有农村学校的食堂都达到了“明厨亮灶”要求,营养改造计划的落实标准大大提高,全县已实现营养餐全覆盖。

“九阳公益厨房与国家政策的出发点都是一致的,为平江乡村教育振兴、守护乡村学子的营养健康作出了贡献。”郑振庭说。

从公益厨房到食育工坊 与乡村教育振兴同频共振

近年来,从《“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到《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国家不断出台相关政策,呼吁社会共同努力,关注食育,加速推动中小学校营养健康工作,培养下一代良好饮食习惯。

在乡村教育振兴上,食育是重要一环。

在解决孩子们吃上热饭、饱饭的基础上,九阳也发现学生饮食行为不合理,偏食挑食,导致了学生营养不良或者肥胖的发生。

自2014年起,在公益厨房的基础上,九阳公益开始探索食育模式,以烹饪为教学载体,弘扬传统饮食文化、传递营养健康知识,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让每一个孩子拥有维护终身健康的能力

在平江县桂花小学食育工坊内,食育老师罗瑾正在“食育工坊”内为孩子们带来《地域美食平江十大碗之蛋卷》食育课,孩子们在学习了理论知识后,纷纷自己动手烹饪,一份份精致诱人、充满童趣、美味多彩的美食呈现在大家面前,师生品尝后赞不绝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孩子们在九阳食育工坊内上食育课

“食育老师教我们制作了蛋卷,我回家给爸爸妈妈做,谢谢爸爸妈妈。”

“以前,总觉得做美食很容易,今天通过老师的讲解和自己动手,才发现原来美食博大精深,劳动更是很不简单的事情,以后我们要懂得感恩,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

孩子们在食育课后写下心得体会。

平江县桂花学校校长刘志坚介绍,桂花学校是平江县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学校,学校集中了来自全县各个乡镇的1069名学生。

在刘志坚看来,桂花学校的硬件、师资配套都一应俱全,而城乡教育的差距,不仅仅是停留在硬件设备上。“食育工坊”项目的到来,缩小城乡教育的差距。

“以烹饪为教学载体,不仅让孩子们学习到传统饮食文化,对桂花学校来说,让孩子们能学到营养健康知识,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也带动整个家庭对学生营养健康的关注。”刘志坚说,孩子和家长的观念正从“吃得好”到“吃得对”转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九阳食育工坊内,孩子们展示自己动手的“劳动成果”

30年长跑助力孩子营养健康 公益路上的长期主义者

“过去6年,我们一直在创新探索九阳乡村教育振兴平江模式,从厨房科学布局、设备改善、后勤管理、带量食谱四方面提升乡村学校供餐条件,从而改善乡村学子营养健康水平。”九阳公益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韩润介绍。

2024是九阳公益30年,九阳公益厨房的足迹不止于湖南。项目已在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 、230多个县区建设了1500所,每日受益学生超50万名,累计资助284所学校开展食育工坊。据第三方评估监测,项目实施后,学校学生用餐人数平均增加34%,学校人均的能耗成本降低18% ,学生营养不良率降低了14.92%,五年级学生平均长高1.43cm。

“30年来,九阳公益始终坚守教育情怀、发挥企业在厨房领域的专业优势,参与助力解决社会问题。”韩润说,从企业创业初期的捐资助学,建桥修路,感恩桑梓,到设立“教育慈善基金”“九阳希望基金”再到成立九阳公益基金会,聚焦“教育”和“健康”,始终坚持长期主义。

从一杯豆浆到万家安康,30年不断跋涉,九阳作为国民品牌,在为千家万户带去品质生活小家电的同时,也在公益这条路上步履不停地坚守了30年,足迹遍布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