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论坛讯 全媒记者 黄芳芳 王聪莹 通讯员 张煜婕 廖明安 曾经被村民嫌弃的低洼荒地,如今成了集文化宣传、体育健身为一体的村民广场;曾经一到下雨天就坑坑洼洼的石子路,如今“升级”为6米宽的双车道柏油路;曾经长满水花生、鸭子都无法下脚的河道,如今碧波荡漾清澈见底……走进随县澴潭镇柏树湾村,一幅新农村美丽画卷徐徐展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丽柏树湾 ·李文军摄·

  没有区位优势,没有政策“优待”,没有外来企业。近几年来,柏树湾村凭借自力更生的志气、全民共享的理念、科学发展的思路,走出一条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发展之路,被称为乡村振兴的“柏树湾模式”,成为随县379个村借鉴参考的样板之一。

 共同缔造齐动手

“由于山高路远、房屋败落,湾子之前居住的多为老人,如今湾子变美了,乡贤也回归了。”柏树湾村古树村落的村民黄美安说。
  2022年元宵节,在该村召开的乡贤联谊会上,常年在重庆、四川经商的乡贤周祥兵被乡村发展的美好蓝图打动,萌发了回乡打造美丽村湾的念头。
  周祥兵与村委会目标一致,紧接着“党员会”“代表会”“户主会”“湾子会”等接连召开,征求意见、商讨湾名、统一规划……村民们拧成了一股绳。
  村委会多方争取资金,实施道路刷黑、雨污分流等项目,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周祥兵带头出资100多万元,安装太阳能路灯、新建安全饮水系统、改良三格式无害化户厕、整修堰塘。
  党建引领,乡贤助力,村民参与,“共同缔造”开花结果,村湾面貌焕然一新。村民袁成清无偿砍掉即将成材的白杨树,为建设游步道腾出空间;村民余才发常年在外,就将老家房屋交给村委会包装成民宿;村民何立洲等人让出的菜园,摇身变为古朴凉亭;“十星级文明户”张义军等农忙之余,帮忙浇灌苗圃、清扫公共区域卫生;村民们纷纷捐赠废旧砖瓦,投工投劳652人次,铺设人行道,修建“一米菜园”,最大限度保留乡村原始风貌……村子越来越美了!

 就业就在家门口

在柏树湾村金银花种植基地,一簇簇金银花挂满枝头,芳香四溢,村民们正忙着采摘金银花。
  “在家门口务工,既能照顾家庭,每天又有100多元收入。”村民加子爱高兴地说。
  该村金银花被认定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产品、湖北省地理标志产品。今年,该村金银花种植面积达1000多亩,年收益达700多万元。
  澴潭镇党委宣传委员、柏树湾村党支部书记张桄沦介绍,以前的柏树湾村,村集体负债最高时达76万元,在村里常住的村民不足四成。
  2008年,村里建起金银花加工厂,诞生第一家股份制经济实体;2020年4月,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2021年初,成立乡村合作公司,统筹管理全村5家合作社、5家子公司,产业涉及果品、花卉、水产、香菇、香稻、保洁、建材六大类,总资产过2亿元。
  产业一步一步发展壮大,治理结构一步一步升级迭代。对外,乡村合作公司具有独立法人治理结构,能够充分参与市场经营;对内,村民可自行选择合作社及公司,以资金、产权、租赁等方式入股分红。如今,全村306户1270人,“家家有产业、人人有股份”,实现了股份红利“全覆盖”。

  农旅融合乡村游

“四月桃花犹在眼,而今硕果满枝头。”6月,随县澴潭镇柏树湾村近2000亩黄桃喜获丰收。
  2018年,柏树湾村从河南农科院引进黄金蜜一号品种与技术。如今,黄桃产业规模已达近2000亩。
  走进柏树湾村黄桃种植基地,一棵棵黄桃树被沉甸甸的果实压弯了枝头。放眼望去,柏树湾民宿坐落于百亩桃树林中,附近有风光旖旎的柏树湾水库和充满浪漫情怀的音乐凉亭。 张桄沦说:“春天可以赏花,夏天可以吃桃,还可以品尝我们自制的桃汁和桃酒。”
  2023年,该村投资180万元,将村民的闲置老房子打造成精品民宿。目前,民宿年营收达55万元。
  如今的柏树湾村,已成为集休闲垂钓、户外烧烤、采摘、研学教育、民宿、农家乐于一体的旅游乡村。
  近年来,澴潭镇聚焦“三地一房”,盘活村集体闲置资源资产,不断完善和延伸乡村旅游产业链条。在柏树湾试点先行,综合开发农用地,发展油茶、吊瓜产业,建设优质种植示范基地,绘就了一幅环境美、产业旺、村民富的“柏树湾乡村图”。
  澴潭镇镇长金琼表示,下一步该镇将以柏树湾村为试点,新建康养中心、产业服务中心,推动农旅融合深度发展,着力将柏树湾村打造成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典范。

编辑:静心若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