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长,我被包围了!别管我,朝我开炮!”

“首长,我突围了,可全连的战士都牺牲了……”

1998年7月,一位老者在昏迷中断断续续地呢喃,似乎过往经历的种种再次浮现了一般。

周围的军医们看着老人的反应,不由得为之动容:眼前这位身患肺癌的老者,竟然就是他们苦苦找寻40年之久的特级战斗英雄——张国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国富有着怎样辉煌的过去?为何让人寻找了40年之久?他又是怎样被找到的?这一切得从他的女儿张艺凡说起……

我的父亲是大英雄

在很小的时候,张艺凡就感觉自己的父亲似乎与别人的父亲有所不同。

父亲张国福是鹤岗当地一所火药厂的普通员工,平时为人老实本分,工作卖力,看起来就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劳动者。

但他在生活中隐隐透出着顽强不屈的特性,又令人颇为诧异,家里人只知道他是一名退伍老兵,但至于打过什么仗,是否真的上过战场却未可知。

在张艺凡的记忆中,充满了神秘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如每到新年那天,父亲总会在饭桌上摆上一盘饺子,然后点燃三根香,似乎是在纪念着什么人。

父亲从不提起自己当兵时的过往,家里人也识相地没有追问。

又比如父亲作为一个大人,竟然比小孩子还害怕听到鞭炮的声音。

逢年过节别的家庭都会放上几串鞭炮助助兴,但他们家永远不会放鞭炮,周围邻居放鞭炮时,父亲就会躲在屋子里不肯出门。

可这样一个看起来“胆小”且“懦弱”的父亲,在他人遇到麻烦时又极其具有正义感。

有一次大姐工作地附近的一条国道上发生了车祸,肇事者撞死了附近的村民,事后又逃逸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村民们气不过,顿时走上了极端,号召全村人在出车祸的路段私自拦截,所有经过该路段的车辆通通得给过路费,不给就会遭到村民的毒打。

面对这样的情况,很多人都束手无策。毕竟那些村民只认事不认理,法律意识差不说还容易冲动上手打人。

而父亲知晓了前因后果后果断上前去制止村民的不当行为,并且给大家科普了法律知识,村民这才善罢甘休。

还有一次过年时父亲去菜市场买菜,刚好在山上驻军的解放军战士也下山采购。

由于菜市场的规划不够规范,许多菜农在本就狭小的路边摆摊。当天人潮拥挤,战士开车时只注意避开行人,却不小心轧到了路边的菜地。

战士立马下车赔礼道歉,可菜农却不依不饶,不仅出言不逊羞辱解放军战士,还要对战士动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父亲看不下去立马上前阻止,并且狠狠批评了那个菜农:“轧了你几棵青菜而已,人家解放军也赔礼道歉了,你怎么还不依不饶的,实在太过分!”

此外父亲还是个特别感性的人,感性到每每看那种战争题材的影视剧都能默默流泪。

而张艺凡的这些疑惑,都在一次西安之行中被解开。

那是1994年,张艺凡去西安出差。父亲听说后无意向她透露,自己以前所在的部队四十七军就在那里,或许她可以代替自己去看看老战友们。

张艺凡将父亲的话记在心上,在忙完自己的事后真的前往了四十七军的军区。

在部队的荣誉室里,她看到了父亲过去的照片,令她疑惑的是,照片上写着的名字是“张国富”,而父亲叫“张国福”。

虽然名字仅有一字之差,但照片上的人的确就是她的父亲没有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开始意识到,自己的父亲或许并不是个普通的退伍老兵,直到解说员提起“孤胆英雄张国富”的种种显赫战功时,张艺凡这才发觉父亲张国富那非同寻常的过往人生。

16岁就活捉中将

1931年,张国富出生在吉林榆树的一个偏远小镇,从小就饱受战乱之苦的他立志要参军报国,为革命出一份力。

1946年,15岁的张国富成为解放军四十七军的一名小战士。当时任谁都没想到,这个年纪不大的小子竟然在参军的第二年就立了一个大功。

1947年5月,我军对东北地区的国民党发起反攻。

张国富所在的队伍负责攻打吉林北部的江密峰。那里的地势易守难攻,因此双方交战十分焦灼,一直打到下午三点,我军仍有一个高地未能攻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时双方伤亡都很惨重,看着战友们接连牺牲,张国富也被打急了。

为了尽快拿下高地,他直接顶着炮火不顾一切阻拦冲到了敌军面前,举着手中的手榴弹大声喝道:“所有人听着,我军优待俘虏,投降不杀!”

敌人明显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傻了,不仅没有反抗,还真的乖乖缴械投降,成为这个年仅16岁的“小孩”士兵的俘虏。

我军看到敌方投降,一鼓作气攻上高地,成功拿下此次战斗。

张国富的英勇举动也让他在军中一战成名,不仅记了一功,报纸上更是刊登了《16岁放牛娃活捉敌军中将》的文章,对他的事迹大肆表扬了一番。

江密峰一战后不久,张国富很快又立下一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他所在的部队正在松花江附近村庄的大院里休息,结果意外被敌人发现并团团包围,整个连队都被敌军堵在里面,若不想办法突围,后果不堪设想。

张国富环顾四周,灵机一动偷偷翻到墙外的一片玉米地中,然后悄悄靠近敌人,对着他们扔了一枚手榴弹,将敌人的武器全部炸毁。

战友们顺势突围,将剩余敌人打得抱头鼠窜,部队再一次在张国富的带领下化险为夷。

但要说张国富军旅生涯中最大的一次战功,就是在辽沈战役中攻打“胡家窝棚”时立下的。

当时我军正要攻打敌军廖耀湘的军司令部,战况十分焦灼。

敌军在强大的炮火攻势的往下负隅顽抗,而我军发起了几十次的冲锋陷阵,皆未能成功,损失了无数英勇的战士。

好在张国富随机应变,在前次冲锋时假装自己被击中,并没有返回阵地,就在冲锋号再度吹响时,离敌人距离最近的他就有了优先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只见他对准敌人扔出一颗手榴弹,然后趁着手榴弹爆炸的间隙举着爆破筒跳起来,直奔敌军指挥所而去。一边跑一边大喊:“快放下武器,不然咱们就同归于尽!”

敌军被吓得愣在当场,只好命令手下士兵停止抵抗。

张国富的出其不意使得我军顺利摧毁敌军大本营,加快了解放的进程,张国富因此也被评为特等功臣。

由于每次作战都是孤身一人直奔敌营,他还有了“孤胆英雄”的荣誉称号。

1950年,北京召开了首届全国战斗英雄代表大会,时年19岁的张国富因为显赫的战功与其他77名战斗英雄一起出席。

毛主席对他的表现十分满意,还特地将他拉到队伍前进行表彰,会议结束之后毛主席还特别邀请张国富与其他3名战斗英雄前往中南海做客,亲自招待他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51年,张国富继续随军入朝作战,这一次战役可以说是张国富有生以来经历的最残酷的战斗。

当时敌军正对志愿军进行大规模进攻,每一次战斗都十分激烈残酷。

张国富所在连队与敌军交战了整整7天,面对着敌军的狂轰滥炸,他们依然拼死坚守。

最后连队的人,从连长到士兵几乎全部牺牲,只剩下张国富仍在努力作战,敌人最终也没能攻下高地,张国富守住了全连队的希望。

后来援军来时看到眼前的惨状,都不由地为之落泪。

不久后浑身是伤的张国富就从战场上退了下来,被送到长春进行治疗。

朝鲜战场上的事历历在目,以至于后面张国富看到有关朝鲜战争的电影就想起那次战斗和那些牺牲了的战友,从而忍不住落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愿听到鞭炮声也是因为爆炸的声音与枪林弹雨相似,那段记忆太痛苦了,他始终不愿提起。

甘愿隐藏身份当普通人

了解了这些事情的张艺凡对自己的英雄父亲越发肃然起敬,回到家以后询问了父亲为何要将过往的事情隐瞒。

张国富解释说:“战争早已经结束了,那段时光虽已成为历史,但我却不愿意牺牲战友们去享受荣誉,我只想回来做个普通的老百姓。”

因此在身体康复后,部队打算将张国富送去深造,培养他成为杰出的军事人才,但还没等培训结束,张国富就主动提出退伍请求。

在他看来,自己身为战士的使命已经达成,如今的他只想回归平凡人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不被打扰,他为自己改名为“张国福”,前往正在招工的鹤岗找了份火药厂的工作,并在那里娶妻生子安了家。

对于自己过往的辉煌经历,他也从不提及,甚至连家里人都不告诉大家,只知道他是个退伍老兵,其他的一无所知。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张国富一家过得十分贫瘠,一家七口人挤在一间只有12平米的小房子里。

张国富淡泊名利,对于评职称评级等事也毫不在意。

当时的工资一般都按等级来划分,等级越高工资就越高,但为了不过分张扬,张国富每次评级都尽量往后推,以至于家里的经济条件经常处于窘迫状态。

生活最困难时张国富就带着孩子们去捡煤矸子补贴家用,或者把自己的工作餐省下来给孩子们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们家的生活条件,一直等到子女各自都有了工作以后,才慢慢有所好转,但基本水平也处于经济低下行列。

试想一下,如若张国富选择曝光自己特级战斗英雄的身份,凭他自己的本事,肯定能有一番作为,前程也是一片大好,再不济国家也不会让他落到经济窘迫的处境。

但他却认为,自己能活着从残酷的战场上回来已经十分幸运,要是再伸手接受国家的优待,就显得十分对不起那些牺牲了的战友们。

因此他选择回归平凡的生活,做一个普通的工人。

小女儿张艺凡得知这件事后,也很理解父亲的选择,决定替他保守秘密。可后来发生的一件事,让她不得不将父亲英雄的身份曝光。

因没钱看病被迫身份曝光

1997年,早已退休了的张国富本该进入安享晚年的生活状态,结果却因病被迫前去医院就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过医生的检查发现,由于他长时间在火药厂工作,以及曾经上过战场,受过炮火的熏染,张国富的肺部被迫吸入了大量烟尘,胸部出现积水,肺膜十分厚大,且已经出现癌变情况,需要尽快进行手术治疗。

可这样的病症对于他们这种比较贫困的家庭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困难与负担,为了给父亲治病,张艺凡便偷偷拿上张国富的荣誉证书向部队求助。

身为张国富老团长的黎原将军得知苦苦寻找了40年的老战友还活着非常激动。

在对比了中央的资料之后,确定了这个“张国福”就是曾经的战斗英雄“张国富”,立马派车将他送进了解放军301医院。

当首长们来看望张国富时,他还对因自己的病而麻烦到部队和国家表示自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大家询问他为什么要隐姓埋名这么多年时,张国富却云淡风轻地表示:“我不想麻烦别人,只想靠自己去努力生活。”

可他的癌症症状非常棘手,最终也还是无法治疗。

面对领导们问他有什么需求时,他只是平静地回答:“希望我们的党和国家一切安好,人民幸福。”

尽管他没有对党和国家提出任何要求,但国家对于战斗英雄的关怀并未因此缺失。

在他住院期间,中央经过商议决定给予他副师长级别的待遇,并对他的家人作出相应的补贴。

1998年7月11日,被病痛折磨已久的张国富即将走向人生的尽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弥留之际,他的眼前似乎又浮现出朝鲜战场上那一场残酷的战斗,全连队的战友一个接着一个倒下,只剩他仍在坚守阵地。

“报告首长,全连的人都牺牲了,我守住了阵地!战斗胜利了!”

艰难地说完这句话以后,这位伟大的战斗英雄终于合上了眼,去到属于他的天堂。

张国富去世后,中央打算将他的骨灰安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

但他的女儿却拒绝了:“父亲临终前说过不想麻烦国家,他的家在鹤岗,让他回到鹤岗安息吧。”

最终中央选择尊重张国富的遗愿,将他的骨灰安葬在了鹤岗烈士陵园。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有太多像张国富这样的战斗英雄,他们在战场上抛洒热血,只为了革命的胜利以及人民过上和平安定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战斗结束后,他们又选择以普通人之姿回归平凡生活,哪怕过得再艰难也不肯麻烦国家。

这样的高尚品质和伟大情操值得所有人铭记!致敬伟大的解放军战士!

本文由“诺言卿史录”原创,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