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讯(记者 韩建军 通讯员 彭建文 文/图)近日,商洛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甘薯课题组农艺师、市科技特派员陈鹏博本着“不误农时,因地制宜”的原则,为丹凤县棣花镇许家源村核桃主题公园提供优良甘薯新品种“商薯19”、“秦薯5号”脱毒一代种苗15000株,筹建夏茬甘薯示范田3.9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移栽前要先把田垄做好,注意深沟高畦,施好底肥,移苗前挑选健壮薯苗,夏茬薯苗更健壮,炼苗更充分,加之地温高,比春茬薯苗更易成活。但夏薯生育期短,单株产量偏低,可在其他高产栽培措施的基础上,通过合理密植来增加亩产量,建议每亩栽植3800株左右。还可以在封垄前后和薯块膨大期可叶面追施钙肥、钛肥和磷酸二氢钾,进一步提高亩产量。”科技特派员陈鹏博在示范田地里现场教学,为种植户演示讲解薯苗栽培的关键技术。陈鹏博还就甘薯种苗长蔓修剪方式、临时存放方法进行了详细指导,并重点介绍了配方施肥、垄作栽植、地膜覆盖等高产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方法。考虑到工作效率问题,陈鹏博推荐了先覆膜后栽植的轻简化栽培模式,并提供地膜打孔器和甘薯栽插工具,在田间现场示范了工具用法和水平扦插法、深斜插法等的操作方法,结合当地土壤特点和灌溉条件介绍了不同扦插方式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强调浇足底墒和盖土压膜收墒扶苗的重要性。

据了解,2023年秋收前,商洛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甘薯课题组采用高剪蔓头扦插法繁殖“商薯19”脱毒种苗6000余株,通过保护地(日光温室内小拱棚)栽培、萘乙酸处理、配方施肥、风暖增温等措施使其安全越冬,初步实现了甘薯“以苗繁苗”的扩繁和供种目标。2024年,甘薯课题组采用“日光温室+小拱棚冷床育苗”法,将种薯育苗时间提前到3月15日,实现了提早供苗。在此基础上采用高剪苗采苗方式,实现了多次供苗。课题组还利用早期薯苗保护地扦插“以苗繁苗”,进一步提高了薯苗利用率和供种能力。以上举措成效显著,本年度商洛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甘薯种苗充足,目前已为试验田、示范推广点、种植大户、企业和薯农提供优质种苗10万余株。

如今,科技成果犹如一粒粒致富“火种”,在丹凤县棣花镇许家源村大地播种希望,奏响了乡村振兴的动人乐章。科技特派员陈鹏博建议许家源村要坚持甘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战略,围绕甘薯全产业链体系,打造甘薯产业“创新链+服务链”,推动甘薯产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