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是一座让人颇有“记忆点”的城市。这里有一览天下江山的第一楼、江南四大名楼之一的黄鹤楼,有尽显雄奇与壮美的长江大桥,有亚洲第一商圈建筑的武商梦时代,有被誉为“武汉近代城市生活的缩影”、“中国十大著名步行街之一”的江汉路步行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依仗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高等教育的“家底”,武汉也成为“高教重镇”。这里不仅有2所985高校坐镇,还有一众各具特色的211高校,比如华中师范大学就是其中之一。因其师范类高校的办学特色和教师这一职业的热度而备受关注,每年都是考生选择的爆款院校。

本篇文章不想再老生常谈其师范教育实力的强悍,毕竟这已经成为了大众的共识,小编想通过非师范领域的杰出校友让大家感受该校在非师范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日,华中师范大学校友郭海涛携电影《陨石江湖:天降20亿》回到母校,参加师生电影见面会,或许听到这里大家都以为这位优秀校友一定是学影视编导、编剧等艺术类专业,其实郭海涛本科就读于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取得生物化学学士学位,随后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攻读研究生,直到后来才转学电影。

当被问及为何不断的转行跨界,郭海涛说:“我原来不是学电影的,我是学生物医学的,做了10年生物学研究,后来在半路出家转行去学电影,那是因为我是真的热爱电影!”看到这里,或许很多人心存疑惑,既然后来转行跨界学电影了那么在华中师大就读的经历对他的人生是否起到了作用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答案是肯定的,郭海涛本人也对华中师范大学的人才培养实力表示深切赞同,并点明了在母校的这四年对其思维能力、个人心态的培养,这些能力也作用于他的电影事业。郭海涛语重心长地说:“我从没有后悔自己从事过这么多年的生物学研究,因为它训练了我的科学思辨能力锻炼了我的冷静沉着的心态。在本科求学的四年中,我深受华师人文底蕴的熏陶,有幸听到诸多教学名师的现场课。这些都为我日后转学电影和从事教学打下了基础。

事实上,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始建于1924年华中大学生物系,因此其办学底蕴和教学经验都十分深厚,而深厚的人文历史也在不断的熏陶着在校学子,让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都更加稳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外正如郭海涛所说,这里群英荟萃,经常能听到许多“专家课”。该学院80名专业教师中,教师31人、副教授38人,拥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职称的教师占比88.8%,这组数据直观地展现了教师的教学实力、科研水平和在教育教学方面的卓越成果

由于生命科学学院较为重视锻炼学生的实践技能、科研素养,并为此打造了优质的实验条件,包括国家级生物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云南香格里拉高原复合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湖北省生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研究中心。还拥有各类仪器设备总值9600多万元,10万元以上仪器设备近120台(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谓“工先欲其事,必先利其器”,生命科学学院既拥有一大批高水平、高素质的师资力量的支撑,还坐拥数量充足、质量优质、设备齐全的实验环境,在两者的结合下,该学院学生自然能够锻造科研思维、提高科研能力。

所以,从生命科学学院走出了一大批优秀校友,除了从生物学博士到编剧到导演到深圳大学教师的郭海涛,这里还走出了辅导超100人次学生获得全国生物联赛省级赛区一等奖的黄云光荣获“第三届湖北省科普先进工作者”、“全国生态农业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的樊丹、还走出了先后参与国家项目3项、省级项目18项、市级项目22项的高级工程师程开敏……

因此,华中师范大学从来不“受限”一定要培养出教师、作家、工程师还是其他职业,仅仅用优质的教学实力、一流的教学资源支起每个学生不同的梦想,让他们的人生不因所学专业完全受限,但可以凭借大学培养的真本事而在每一个行业发光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