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全国各地仍旧残留着许多土匪窝点,他们作恶多端,鱼肉百姓。

尤其是在广西一带,由于民族种群众多,在多方文化冲击下,形成了一个十分混乱的局面,而陈善文就是当地有名的土匪头子。

1951年,中央成功抓捕了陈善文,并对他判处死刑。

然而,此时的陈善文却交出了一纸文书,让自己得以免除死刑,不仅如此,还在多年后屡次减刑,最终释放出狱。

这位陈善文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的身上发生了什么离奇的故事?在监狱中,他又交出了什么东西又是什么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884年,陈善文出生在广西玉林的一户贫农家中。

从幼时起,他的身体就十分虚弱,常常与药为伴,十岁时,还因为一场天花落下了一脸的麻子,走到哪里都有人笑话他。

陈善文的父母看着儿子如枯枝一般的身体,常常叹气,抱怨老天不公,给了他们这么一个帮不上忙的“烂孩子”。

这种不被他人待见,也不受父母喜爱的生活给陈善文的心中留下了巨大的阴影。

长大后,陈善文在父母的催促下早早出门打工,靠给一户有钱人家打杂勉强维持生计。

一日,他忽然感到牙疼得厉害,一摸竟然有一个核桃般的大包。

在之后的一段时间内,陈善文脸上的大包越长越大,折磨得他叫苦不迭,不得不掏出仅有的积蓄四处问医。

在走访了多处医馆之后,陈善文的病依旧不见好转,他逐渐放弃了求医的想法,打算接受命运,回到了家乡,静静地等待死神降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天,陈善文在山上捡柴火,碰见了一位江湖郎中,对方见他脸上有个大包,便主动前来询问病情,并对他说自己可以治好他的病,这让陈善文心中的死灰再次被点了起来。

他赶忙请这位郎中回到屋中让对方给他号脉,号完脉后,郎中给了陈善文一个中药方子,叮嘱他一定要每日在脸上敷药,不出半月便能痊愈。

陈善文心想着,反正自己看了那么多医生也不见好转,不如死马当作活马医,再试一次又何妨。

于是,他便按照郎中说的每日上山采药,果然,自己脸上的包很快便消下去了,牙齿也不疼了。

陈善文这才知道自己是遇见了良医,他扑通一声跪在郎中面前,给对方磕了好几个响头。

随后又拿出自己所剩不多的积蓄,全部给了郎中,感谢他的救命之恩。

这位神医走后,陈善文一直感念对方的恩情,久久不能忘怀,他再一次告别了父母,经过四处打听之后终于找到了那位神医,并拜其为师,开始学起了医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陈善文从没有念过书,也不认字,学起医术来实在有些困难。

于是,师傅便一边教他书写草药的名字,一边教他这些草药的功效,以及如何搭配药方。

令师傅没想到的是,自己这个整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徒弟,竟在医学上展现出了极高的天赋。

他觉得非常欣慰,当即决定将陈善文作为自己的继承人来培养,毫无保留地教授了他许多祖传秘方。

在跟随师傅游历四方,为穷苦人民治病的日子里,陈善文逐渐掌握了许多医学知识。

几年后,他已经能够独立为人们治疗一些常见的跌打伤病。

因此,他的口碑也渐渐在当地传播开来,人们都知道,他是广西一带有名的专治跌打损伤、正骨消肿的良医,纷纷前来找他治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12年,师傅临终之际,将自己家中祖祖辈辈传下来的骨科秘方教授给了陈善文。

叮嘱他一定要秉持一颗救人之心,造福于世,陈善文谨记着师傅的嘱托。

他接过了衣钵,开始在广西和江西一带游历,一边采草药,一边为当地的百姓治病。

但在那个时代,各界军阀陷入混战,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陈善文虽有一身医术,却仍旧无法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

因此,为了给自己谋取一条生路,陈善文投靠了以白崇禧为领导的桂系军阀,在部队中做起了军医。

在担任军医期间,陈善文接触到了许多以前没有见过的医疗技术,西医的高度发达让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于是,他又开始钻研起了西医,凭借着超高的天赋,陈善文很快掌握了其中精要,并将它运用在工作中,治好了许多受伤的士兵,这也让他在部队中名声大噪,屡次得以升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