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公元1402年6月,42岁的朱棣重新回到了他熟悉的南京城。多年以前,他离开南京的时候是作为藩王身份。而这次,他回来的时候,依然是以藩王身份回来的,不过,这只是暂时的身份。

朱棣知道,自己很快就会成为整个大明帝国权力最高,身份最尊贵的人——大明皇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数年心血有了成效,朱棣相当满意。

曾经,大殿之上的那个位置他只敢仰望,而现在,他可以随时坐上去。这一切,都得多亏了他的侄子,大明建文帝朱允炆。

数日之后,很多躲在家里,心怀不安的大臣们,突然得到了一个消息。朱棣今日在众人面前,哭了。这可是朱棣,大明目前最强势的名将。什么事情,会让他哭了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宫里面传出来了消息,原来,奉命在宫中整理资料的人找到了一份朱元璋的遗诏。在这封遗诏里面,朱元璋命令朝廷的诸位重臣,自己死后,如果朝政失常,众人应该以燕王为主,肃清朝政,铲除奸佞。

传说,燕王看到这份遗诏之后,当场神色失常,痛哭流涕,然后说道:父亲,你果然是这样想的,让我承担这样的使命,这真是害得我好苦啊!

满朝重臣听闻这个消息,心理的压力一下消失了。一时之间,南京城里面的风吹起来,纷纷指责那些建文帝身边的“奸臣”,为何要把这么重要的遗诏隐藏起来?

这份遗诏是真的吗?如果是假的,朱棣为何要编造出这么一封遗诏出来?他的目的是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朱标铺路

如果不是朱标早死,给朱棣再大的胆子,他也不敢随意发动“靖难之役”。

不同于朱允炆的上位急促,出生于1355年的朱标,很早以前,就被朱元璋钦定为大明的继承人。看看朱标身边的人就知道,朱元璋早就在为朱标上位造势。

朱标的老师是宋濂,是当时的文人之首,朱标的妻子则是猛将常遇春的女儿。朱标小的时候,朱元璋就为朱标指定了这门亲事。洪武元年,朱元璋更是直接将太子的位置给了朱标,断了其他所有人的念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标长大之后,朱元璋的所作所为,更是表明了他铁心要让朱标继承皇位,不可能有一点改变的余地。

朱元璋的统治风格我们都知道,基本就是重度集权,然后大力整顿吏治,通过这些手段,明初的政坛风气极为严肃。即使是能够参与中枢建言的大臣,也会时常担心性命没了。

但是,朱标的执政理念就和朱元璋出现了明显的差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标认为,朱元璋的种种治政手段太过严苛,因此,他在处理事情的时候,时常以宽仁为主。

朱元璋对儿子的想法心知肚明,但是,他并没有产生啥反应。

要知道,朱元璋为了集权可以杀尽胡惟庸满门,搞出来的大狱多到吓人。如果是普通人,早就不知道死成什么样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赶得早不如来得巧

朱元璋的真实想法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他想的很可能是自己做恶人,然后儿子施以仁政父子俩一个白脸,一个黑脸,绝对能够把朝堂吃得死死的。但是,朱标的早死打乱了朱元璋的计划。

1392年,37岁的朱标前往陕西考察北京的选址,回京途中,朱标突然患上风寒,不久病死在床榻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