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在全国首创由院士领衔、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固定专家的免费多学科诊疗(MDT)模式,开创了新入院患者全覆盖MDT的先河。

2024年,国家癌症中心发布“2022年中国恶性肿瘤疾病负担情况”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恶性肿瘤新发病例为482.47万。

肿瘤是一类极其复杂的疾病,个体间存在较大差异,有很强的异质性。山东省肿瘤医院院长于金明教授认为,肿瘤患者可能只有一次最佳的治疗机会,早期肿瘤治愈率可达80%,因此,精准诊断至关重要。如何能在最佳时间,帮助患者找到最适合且获益最大的方案,成为考验一家医院肿瘤诊疗水平的关键所在。

医学影像是临床疾病诊断与治疗的重要依据之一,目前临床的诊断信息70%来源于医学影像结果,肿瘤精准诊疗也对医学影像技术提出了新的挑战。2020年年初,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下称山东省肿瘤医院)在全国首创由院士领衔、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固定专家的免费多学科诊疗(MDT)模式,开创了新入院患者全覆盖MDT的先河。山东省肿瘤医院以其创新的MDT模式和先进的影像技术,引领了肿瘤治疗的新潮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影像之光:山东省肿瘤医院精准诊疗的革新之路

MDT让影像与临床联系更紧密

肿瘤,这一生命之树上的顽疾以其复杂多变的特性,考验着医学界的智慧与勇气。个体间的差异,肿瘤的异质性,使得每一位患者都面临着独一无二的治疗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精准诊断不仅是治疗的前提,更是生命的守门人。早期肿瘤的治愈率高达80%,这数字背后,是对精准诊断无声的呼唤。

精准诊断离不开高质量的影像技术。2020年年初,山东省肿瘤医院开创了全国首个由院士领衔的MDT模式,这一模式以固定时间、地点和专家为特点,确保了诊疗的规范化和同质化。山东省肿瘤医院影像科主任黄勇指出,这种模式极大地提高了诊疗效率和质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山东省肿瘤医院影像科主任黄勇

黄勇表示,影像科是山东省肿瘤医院人均工作负担最大的科室之一,因为每周科室都要抽调11名专家去参加总共11个专业的讨论,最长的MDT能够持续长达7个小时。“影像是肿瘤MDT的基石,也是肿瘤诊疗中最重要的一环,因为在MDT中,影像专家首先要对肿瘤进行准确的定性和分期,在肿瘤治疗的整个链条中,疗效和评价都离不开影像。”

放射科以临床为中心,拼搏进取,创新探索,持续提升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通过持续多年的努力,山东省肿瘤医院影像检查量高居国内第一方阵。在山东省肿瘤医院进行的相关统计中,实行MDT的第一年,就有大约10%左右患者的肿瘤分期,因为有了影像医生的参与而发生改变。“通过MDT,我们也知道了临床医生更需要了解哪些影像信息,我们影像和临床的联系更为紧密了,大家也成了患者治疗过程中不可分割的整体。”黄勇说。

创新技术赋能精准诊断

医学影像是肿瘤诊断的重要依据,山东省肿瘤医院的影像科放射科在精准定性和定量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在黄勇看来,不同医院对影像报告的要求有所不同,综合医院最关注的是肿瘤定性,而在肿瘤专科医院,还要关注肿瘤分期,包括对肿瘤治疗后疗效的评价。山东省肿瘤医院是国内第一家在影像诊断报告中描述TNM分期的医院,这对影像科医生提出了比综合医院更细更高的要求。为此,影像科每个月要召开一次质控会,对报告进行深入点评。

在山东省肿瘤医院的影像科,创新的技术如同翱翔的鹰,不断拓展着医学的边界。

影像科副主任徐亮表示,在影像技术中,很多创新功能一旦应用于肿瘤成像中,都会给肿瘤患者带来更精准的诊断。以酰胺质子转移成像技术(APT)为例,借助这种用来精准检测蛋白的磁共振技术,影像科医生可以更加准确地判断患者身体各个部位肿瘤的活性和恶性程度。“它是定性诊断,能在治疗后的随访中,查看肿瘤是否有复发,并能够起到在复发和治疗副反应之间作鉴别的作用。”徐亮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山东省肿瘤医院影像科副主任徐亮

APT技术的应用,如同一把精准的尺,测量着肿瘤的活性与恶性程度。而DCE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技术,则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肿瘤内部的血供信息,为诊断与治疗提供了精准的影像学参数。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升了诊断的精准度,更为患者带来了治疗的希望。

DCE技术可以更准确地检测病变,为诊断和治疗提供更精准的影像学的参数。徐亮同时提到,DCE技术应用广泛,在全身各部位的肿瘤都能够应用。“新技术的开展,都是基于临床需求而来,在这两项技术的加持之下,很多种类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效果会有提升,给患者带来更多获益。”徐亮说。

以患者为中心,促进效率提升

影像技术的创新发展帮助医生诊断越来越精准,同时,也带来了效率的变革。在山东省肿瘤医院影像放射科,人们会看见早晨7点钟已经在工作岗位上忙碌的护士,会看见中午边吃盒饭边阅片的医生,也会看见为了能多检查一些患者疾走带风的技师。

高效的背后是“以患者为中心”的初心。每天800到900人台的增强CT,300人台以上的增强共振,这些数字的背后,是医院对效率与质量双重追求的体现。

徐亮告诉健康界,以压缩感知这种加速技术为例,此前的设备并不具有这种功能,如今,新设备已经有了这种功能,它带给医生和患者最直接的好处就是大大缩短磁共振检查的扫描时间。对影像科医生来说,流通量的增加,就意味着每天可以检查更多病人,为更多患者提供服务。

影像科技师苏娜表示,山东省肿瘤医院比较特殊,需要多部位大范围扫描的患者非常多。“我们的设备线圈FOV较大,扫出来的图像质量清晰,范围也大,并且我们的设备都是大孔径,对体型要求不受限制,检查时间也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山东省肿瘤医院影像科技师苏娜

影像科技师吴振暄提到,传统的磁共振患者检查时间较长,根据部位不同检查时间长达5到10分钟,甚至20分钟。但现在应用了全新的加速技术,在传统基础上减少了60%-70%的时间,减轻了患者在检查过程中的恐惧。新技术的应用让科室比以往磁共振检查提升30%-40%的检查量,减少了患者的预约等待时间。科室也会根据患者预约量的多少,灵活调整大家的工作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山东省肿瘤医院影像科技师吴振暄

山东省肿瘤医院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努力提高患者满意度。影像科护士长金玉芹强调,做好患者的放射防护、检查前急救准备工作的安排,对于需要特殊照顾的患者,如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等,提供额外的关注,确保患者能够顺利完成检查。与此同时,科室还为患者提供了舒适、安全的检查环境,并实现了申请单无纸化,避免患者因看到申请单内容而产生不良情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山东省肿瘤医院影像科护士长金玉芹

卓越的成绩和患者的赞许源自于科室在肿瘤影像诊断之路上坚持不懈,积极探索,持续创新。山东省肿瘤医院影像科放射科连续多年荣获医院“先进科室”,黄勇主任被评为医院的首席知名专家,科室专家主编参编了20余部指南和共识,具有重要的学术地位和学术影响力。

山东省肿瘤医院,这座矗立在泉城济南的医学巨擘,正以其卓越的医学影像技术和创新的诊疗模式,引领着肿瘤精准诊疗的新时代。在这里,每一次影像的捕捉,都是对生命的深刻解读;每一次精准的诊断,都是对未来的坚定承诺。

“于金明院士说过,要让规范诊疗的大旗在三龙岛‘山肿’上空高高飘扬,永远飘扬。我们影像人很愿意为此而努力。”黄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