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

记者 董晴晴

近日,热播剧《玫瑰的故事》中,主人公的婚姻生活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而在现实生活中,我市婚辅中心的志愿者也见证了无数形形色色的问题案例。

淄博高新区婚姻家庭辅导中心的李佳佳就接待过一对年轻人,女方小禾和男方小满(均为化名)夫妇,新婚的喜悦还未褪去,两人却已两次踏入了离婚登记处。李佳佳在了解了情况后,决定与他们单独交谈。

“小禾在恋爱时是个温柔的女孩,但由于成长环境的影响,她对男性抱有深深的不信任,于是经常翻看小满的手机并给他同事打电话询问行踪,实际上小禾需要的是理解和陪伴。”李佳佳介绍,沟通中小满也开始尝试去深入理解妻子的感受,并意识到自己之前的逃避态度只会让问题变得更糟。他并不想离婚,而是希望能给予妻子更多的关爱。

在李佳佳的引导下,两人学会了如何有效沟通,直接表达自己的诉求。最终,他们达成了共识,决定一起面对当前问题。

淄博高新区婚辅中心2019年成立。成立之初,李佳佳就加入婚辅中心,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服务对象“把脉”婚姻,进行有效调解,最大限度减少非理性、冲动型离婚现象的发生。

“在辅导过程中,我们也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的经验方法,通过在婚姻登记处设置‘便民角’提供婚姻家庭书籍,利用特殊日子进行婚前辅导,提升婚姻幸福感。同时,定期举办案例分享会,线上线下交流调解技巧,提升志愿者的能力和水平。”李佳佳告诉记者,在26名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下,高新区“劝和成功率”稳定在42%以上。

业内人士指出,志愿者在服务中注重“劝和”理念,而辅导的目的在于维护婚姻家庭稳定,而非盲目“劝和”,更重要的是能让辅导后的当事人对婚姻和亲密关系有新的认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全市有286名像李佳佳一样的婚姻辅导志愿者。为提升他们的业务能力和专业化水平,预防化解婚姻家庭矛盾,助力平安淄博建设,6月20日,淄博市妇联干部履职能力提升暨婚姻家庭辅导培训班举行,围绕新时代家庭观、民法典中妇女儿童权益保障、婚姻家庭辅导志愿者能力提升等内容进行了专题培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通过此次培训,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了婚姻中很多法律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会更好地运用法治思维为当事人调解婚姻家庭问题。”志愿者们纷纷表示。

近年来,我市各级妇联组织在开展婚姻家庭辅导、化解矛盾纠纷、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为进一步推动法治宣传教育,市妇联还将妇联“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作为重点工作任务来抓,切实增强村(社区)妇联干部和工作人员的法治素养和维权能力,积极助力城乡基层社会治理,营造全社会依法办事、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