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译文

鲁国的法律规定,如果一个鲁国人将流落在国外的鲁国人赎买回来,可以得到国家的现金奖励。

子贡赎买流落在国外的鲁国人得到了奖励,却把奖励还了回去。孔子听说了以后,说:“子贡这个事做错了啊。圣人制定的规章制度是可以改变民风世俗,从而引导百姓向善,并不是为了自己的名誉而做出一些事情。现在鲁国富裕的人少贫穷的人多,因为子贡的这个行为,导致赎买鲁国人的如果接受了国家的现金奖励就是不廉洁的人。如果赎买鲁国人又不接受现金奖励,那就回产生巨额亏损,这回导致以后没有人会赎买鲁国人了。”

孔子真的是可以称得上是懂得教化了。所以老子说:“能够观察到这种微小联系的人就能称得上是明智了。”

02

原文

鲁国之法,鲁人有赎臣妾于诸侯者,取金于府。

子贡赎人于诸侯而还其金。孔子闻之曰:“赐失之矣,圣人之举事也,可以移风易俗,而教导可施于百姓,非独适其身之行也。今鲁国富者寡而贫者众,赎而受金则为不廉;不受则后莫复赎,自今以来,鲁人不复赎矣。”

孔子可谓通于化矣。故老子曰:“见小曰明。”

03

子贡:即端木赐,字子贡,孔门十哲之一。这位爷是孔子最有钱的学生,在政治上的成绩也比孔子更优。也学正因为他有钱,所以他就不想要鲁国的现金奖励了吧。

04

这个段子在网络上流传甚广。

不得不说,孔子在这个事上的判断真的是真知灼见。

这里面的逻辑是这样的,我们任何一个人做一件事,必然需要从这个事上得到满足。这种满足要么是物质上的利益,要么是精神上的愉悦。

现在这个事,就是从国外赎回鲁国人这个事在物质上的利益已经不存在了。因为这条路已经被子贡挡死了嘛。

所以,这种事只能由特别富裕,就像子贡这么富裕的人去做了。目的也很简单,用钱换名嘛。

从子贡以后,从国外赎回鲁国人的事就只是少数人的专利了。子贡的这个邀名行为,对这个政策,是毁灭性的打击。

这个故事后面还有“子路受牛”。【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曰:"鲁人必拯溺者矣。"孔子见之以细,观化远也。

意思是子路拯救了一个落水的人,这个人送给子路一头牛作为感谢,子路接受了这头牛。孔子认为,以后的鲁国人看到溺水的人一定会踊跃地进行救援。

物质奖励是最为有效的激励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