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在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时任广东省委书记林若政绩突出,为国为民做了不少实事。

当年,刘少奇的夫人王光美出于对林若的尊重和敬仰,有意登门拜访。

不料,林若婉拒了王光美,这是为什么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之后,广东省成为了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在这个关键时刻,林若被任命为广东省委的主要领导成员之一。

在任职广东省委书记期间,林若大力推动广东改革开放各项事业向纵深发展,认为企业是经济发展的主体,必须加快企业改革步伐,激发企业的活力。

为此,林若亲自组织制定了国内最完备的一部规定现代公司制度的地方性法规——《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这部法规为广东的企业改革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持,推动企业改革向纵深发展。

同时,林若非常关注农村经济的发展,深入调研发现,农村的生产力水平低下,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严重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林若支持并推动广东农村改革的第一把火——实行包产到户政策。这一政策极大地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价格改革领域,林若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决心与胆识,深刻认识到,价格是市场经济的灵魂,是资源优化配置的关键。

为了打破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林若坚定地推动价格改革,使其向市场化方向迈进。

在改革的实践中,林若坚持让市场供求关系成为决定价格水平的主导力量,只有让价格真实地反映市场供求状况,才能有效地引导资源的合理配置,激发市场的活力。

因此,林若积极推动价格逐步放开,让市场机制在价格形成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改革的顺利进行,林若非常注重调查研究,常常深入企业、农村、市场等基层单位,与一线工作人员深入交流,了解第一手资料和数据。

他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从中汲取改革的智慧和力量,这种深入实际、贴近群众的调查研究方法,使得林若在改革决策更加符合实际情况,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林若的领导下,广东的价格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市场价格体系逐渐完善,资源配置效率显著提高,企业活力得到激发,消费者福利得到改善。

这些成就不仅为广东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也为后来的价格改革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在加强对外开放方面,林若展现出前瞻性的视野,他认为广州作为沿海开放城市的重要地位,应该积极寻求与国际接轨的途径。

他积极推动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优化广州的产业结构,为当地企业提供与世界顶级技术接轨的机会。

林若鼓励和支持广州的企业勇敢地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提升广州品牌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这些努力使广州在对外开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成为国内外投资者关注的热点城市。

晚年的林若,始终坚守着简朴的生活方式,他的衣食住行都力求简单,不追求奢华,更不铺张浪费。

当王光美听闻林若的事迹后,深受感动,并怀着迫切的心情希望能与这位令人敬仰的长者见面。

令人不解的是,林若婉拒王光美的请求,担心过多的关注会打破他平静的生活,更希望能在平淡中度过晚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林若的三个儿子无一从政,在各自的领域取得显著成就。

其中,大儿子成为了一名工程师,二儿子成为大学教师,小儿子也在自己的领域取得不俗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