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发展时期会有不同的产业契合这个时期从而得到快速发展。

例如:

某某产业这么好,为什么哪国哪国却要发展那个产业呢?

某某产业这么好,为什么哪国哪国不发展这个产业呢?

首先好不好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判断标准,简单来说适应和符合当时发展阶段的产业就是“好”的,极个别的产业对社会有极大的危害性我们可以称之为“不好”,例如风俗业,而且这还要看具体国家的文化和法律法规

工业化必然会带来。大量的人口聚集,或者说人口聚集是工业化的前提,大量的人口聚集就是城市化,城市化就是基建盖房子满足大量人口聚集对于生活和工作的建筑空间的需求以及配套设施。所以发达国家必然经历过快速城市化的阶段,只不过不同国家不同时期对于“地产行业”的定义或者说其表现形式是不同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德日在高速发展阶段也是有相对应的高速发展的地产行业的,这是必然的。

因此地产产业的发展是城市化进程的必然结果,只用“好”或者“不好”的二元判断显然是不合适的。

现在的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已经度过了快速发展阶段,未来肯定还是会继续城镇化,但是速度是慢了下来,这就导致了地产行业的萎缩。而非,地产行业“不好”,所以国家限制了。

甚至可以把地产行业理解为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一个配套行业,这样理解可能会更客观一些,配套吗,有需求就快速增长,需求放缓那就缓慢增长,总之关键因素是需求。

不能说现在中国现代化进程到了这个阶段,国家提倡新质生产力并且产业升级有了巨大的成果,新能源汽车引领世界,这个时候来批判地产行业。没必要这么卸磨杀驴。

说到地产,现在我们面临的问题是:

1. 之前地方政府过于依赖地产财政

2. 即使考虑到建筑的资源属性,但是普遍来看房价还是高,当然这还涉及到分配的问题。

3. 地产快速萎靡对诸多行业的冲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 城镇人均居住面积还应该继续提高,人民的生活品质还应该继续提高,而居住条件的改善对人的幸福感的提升是巨大的,因为本质上人对居住空间的需求就是要大于对于出行的需求,看流浪汉就知道了,吃喝最重要,保持基本的生存;其次是穿衣,野人光腚也能活,但是有条件了肯定要保证保暖和基本的文明需求;流浪汉也可以睡大街,但是有条件了肯定要想着改善居住环境,大家都知道讲师的“大House”;交通工具还是要放在后面,是发展到一定阶段人的更高的需求

5. 中国登顶后全世界对中国地产资源的需求。

另外,保持地产的适当活跃度实际上是在保存基建能力,地产停滞的国家其基建能力必然大幅下滑。所以我说“地产”的本质是“建设供人使用的建筑”。

最后,我们的基建也在对外输出,谁能保证它不会成为未来的风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