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一个战例,一支美军部队打算对德军发动了一次倾注其全力的进攻。以1个坦克连的18辆谢尔曼坦克为先导,而另一个坦克连则紧随其后,掩护步兵大摇大摆的前进在德军直射火力之外,开始重整队形,准备在一片灌木丛和一大片草地之间展开突击德军阵地,德军观察员发现了正在展开的美军,马上呼唤炮兵打击,由于美军正在展开,突然遭到攻击,一片混乱,无法再按计划展开只好放弃进攻退后,

炮火反准备战术产生于一战,反炮火准备的目标是集结于冲击出发地位的敌军,目的是破坏这种进攻或削弱首次突击力量,在库尔斯克即将爆发大战的战场上,德军的强大集团正在准备发起进攻,暴风雨来临前的沉寂被苏军猛烈炮火打破,火力反准备犹如疾风暴雨射向敌人,德军各个兵团在出发地即遭到重大损失,几万德军还没出发就己被消灭,炮兵火力配系被打乱了,军队指挥遭到破坏。进攻延误了两到三个小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上战例讲明了一个问题,想进攻别人先要保护自己,出发阵地的目的是保障军队隐蔽配置,使其免遭大规模杀伤武器和其他兵器的杀伤,保障军队在敌人火炮、坦克和反坦克导弹直接瞄准射击的射程之外展开成战斗队形。展开和转入进攻,而一旦敌人突然发动反攻也能组织抵抗,江河、山口、险路、靠近大的道路交又点和居民地的地点都不宜选作出发地区,因为这些地域最易速受敌人航空兵、火箭兵和远战炮兵的突击。出发地域的工事构筑包括掩护分队和部队的地区和阵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开始进攻之前,工程部队先对为进攻而准备的地段进行探查和扫雷,修筑并维护供军队开进和展开以及实补给和后送用的道路,构筑供射击、观察、指挥用的野战筑城工事以及供人员、技术兵器、输送工具和物质器材用的掩所,通常由埑壕、交通壕、掩蔽部和火器发射阵地组成,开设和维护给水站。出发地域应考虑到战斗队形的编成,最复杂的工程作业任务由工程部队完成,其余的由占领出发地域的部队完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进攻时,部队从集结地域到进攻出发线运动,尽量不在攻击阵地停留,如果必须要停留的话,它应展开成初始进攻队形,派设警戒,并注意最后一刻的协同。无论是否在攻击阵地中停留都必须展开成进攻队形,冲击出发阵地通常是到达目标前的最后一个掩蔽和隐蔽的阵地。在通过冲击出发阵地时,它要展开成冲击队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