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套路多,我想回农村”“以后在城市混不下去了,大不了回农村”“不好好读书以后回农村放牛”......还记得这些以前在人们看来是开玩笑的话吗?玩笑归玩笑,但每一个字都折射出大家对农村的那种感情,深厚且亲切,农村是很多人最后相对体面一点的退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试想一下,那些在城市里打工但工资不高,买不房也无力承担各种高消费的农村人,等他们老了干不动了,大多都是想着回农村老家,种点菜,养点鸡鸭,要是勤快点还能卖点钱买其他生活用品,虽然算不上富足,但起码能有最后的体面,不至于在没有落脚点的城市流浪睡桥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农村的宅基地,其实是很多从农村走出去的年轻人的最后念想,也是能给他们提供最踏实的安全感。

但是近段时间,有些省份比如安徽湖北等地出台了相关政策,鼓励放弃、退出农村宅基地,并给予一定额度的奖补,比如南通是给予购房款总额1.5%的奖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凤阳县实施的是“如自愿放弃宅基地安置并进进城购房,在原宅基地归还本村集体用于复耕复垦并拆除建筑物后,一次性给予5万元购房奖励(与货币、房票安置、购房补贴不同时享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鄂州市也推出类似的相关政策,表示农村居民自愿退出合法宅基地后,按退出的宅基地面积给予购房补贴,支持返乡创业就业人员等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缴存住房公积金,一次性缴交6个月的金额后,可以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买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到没有,鼓励退出放弃农村宅基地,给予的奖补大多都是购房款或者购房补贴,而且房补金额也不高,5万元相比起上百万的房子真的不多,而且一旦退出宅基地是必然要买房子的,不然就没有地方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很显然,很多人表示了强烈的反应,光在某易平台,就有八万多人跟帖,在头条上也有两万多条评论,大多数人的态度是不愿意,来看看他们怎么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大家的关注点总结起来在于以下几点:

1,关于买房问题。试想一下,如果退出宅基地然后去城里买房,补的那几万根本就是杯水车薪,然后拿出毕生积蓄付首付,贷款,过上几十年的房奴生活,如果孩子多加上家里老人身体不好毛病多甚至有重病的,在城市里生活的压力太高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关于养老的问题。现在很多农村都只剩下老人了,空心化非常严重,尤其在那种交通闭塞偏远的山区,老人非常孤独,是他们不想去城里跳广场舞吗?去看一看科技带来的现代文明成果吗?不是,是因为没有退休金,亦或是一两百的退休金根本无力支撑起他们在城市生活的成本,如果有人提出,如果老人有一定的养老保障包括医疗保障,那这个都不用鼓励很多人会自发放弃宅基地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关于奖补问题。如果说给予放弃宅基地的村民给予跟城市老人一样的社保和医保不现实,那么奖补多一点也是可以的,毕竟5万元真的不多,更何况这还不是以现金发放的形式,而是以购房补贴的形式发放,所以这其中的差别你们自己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来到城市后生活成本可能翻倍都不止,因为基本的生活物资都需要购买,不像在农村能自己种点菜养点家禽,饮用水也不用钱,也没有物业费,停车费等等费用,生活成本少了很多,空气好,环境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自给自足,而在城市里这一切都是成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一旦在城市活不起之后,又该何去何从?宅基地没有了,收入跟不上,房子养不起,他们该何去何从?没有人替他们想过,所以这次他们只能自己为以后考虑,当然有些人已经明确表示以后不怎么可能回农村了,大概率是因为地方太偏远很多人都搬走了,房子也塌了,父母也不在,回去没多大意义,但更多的人还是愿意保留自己在农村的宅基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到底,还是因为有些方面给的不到位才使得很多人不愿意放弃宅基地,农村的宅基地代表的是一种情怀,一种安全感,甚至还有一种信仰,年轻时不懂,等年纪越来越大这种感觉就越强烈,这也是为什么评论区那么多人表现出如此强烈的情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真的是为了农民好,真的不需要鼓励,他们会自行判断并做出正确的选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