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3年,秦桧的后人秦大士中了状元,结果乾隆知道后,便当着众人的面问:“秦爱卿,百官都传你祖上是南宋的秦桧,果真如此吗?” 此言一出,在场所有人都大吃一惊,谁料他只用了七个字就博得了乾隆的欢心。
自古以来,一些大家族对于家风颇为看重,若宗族内有作奸犯科之人,整个家族恐怕都要为之蒙羞。即使到了现代,也有政审一说, 更何况较为封建的古代呢?
秦桧算的上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奸臣,他为了稳固自己的政治地位,在南宋文人间实行文字狱党同伐异,他还试图垄断对于政史的修改权,试图对自己歌功颂德,对于那些政见不同的人直接抹杀。
他罔顾岳飞北伐取得的大好前景,屈服于金国“必杀飞、始可和”的命令,强令岳飞班师回朝后,以莫须有的罪名构陷岳飞、岳云、张宪谋反,最终使得三人以死自证清白。
现今河南周口太昊陵中,依旧有两尊下跪的石像,相传这两尊石像就是秦桧及其妻子,即使在千百年后,二人依旧受众人唾骂,才能报众人心中之恨。
照理来说,秦桧的后人必将为人不齿,乾隆年间的状元秦大士,又是如何讨得乾隆欢心的呢?
秦大士并非秦桧直系后代,他的祖先是秦桧的亲哥哥秦梓,这位哥哥和自己的弟弟可不是一路人。
即使在秦桧如日中天之时,哥哥秦梓依旧不屑于与秦桧称兄道弟,他在南宋朝堂中,甚至没有得到弟弟一档的助力。
秦桧获罪后,秦梓一家更是远离朝堂,在溧阳一带隐居。秦梓一脉个个周身持正、学识渊博,在当地百姓间颇富雅名,直到南宋绍兴十六年,秦梓才重返朝堂担任政殿大学士。
秦桧死后受万人唾骂,更是有老百姓雕琢下跪雕像,供众人拳打脚踢;秦梓去世后,南宋百姓感其恩德,在它的墓前建造了崇德禅寺,寺庙的香火与功德也可以算是秦梓的相互功德。
秦梓的子孙后代也颇负贤名,有些为官造福一方,也有些不愿入官场的开办私塾、传播知识。
等到了秦大士这一辈,祖先荣辱早就如过眼云烟,他并不因秦桧会存在亲缘而自暴自弃,也不会因为先祖的成就而沾沾自喜。
他熟读圣贤书,一步一个脚印向上攻读,终于在1753年金榜题名高中状元。
天子门生自然有机会面见天子,乾隆皇帝素有爱才之名,对于新科状元自然也是满目赞赏,身穿官服的秦大士言辞举止、无不优秀,但还真有几分文人君子气概。
这副一本正经的样子,让乾隆起了捉弄之心。
“秦爱卿,朕听闻南宋鼎鼎有名的秦桧与你同宗,这是真的吗?”
这个问题属实刁钻,虽然先祖秦梓颇负盛名,可祖先的弟弟秦桧属实没什么好名声,他一件文官与秦桧扯上关系,总归不是什么好事儿。
可若是否认他与秦桧的关系,也不大现实。毕竟虽然岁月荏苒,亲缘关系早就出了五服,但族谱上明明白白地写下了秦桧的名字。若是否认,可是存在欺君之嫌。
如此刁钻的问题怎样回答才好呢?秦大士思索片刻后,深深向乾隆拜上一礼:“回禀皇上,一朝天子一朝臣。”
他并没有直接回答乾隆的问题,也没有否认自己是秦桧的后人,反而选择向皇帝表忠心,将乾隆好好恭维一番。
奸臣与昏君往往是绑定在一起的,若皇上是明君,奸臣大概率也没有偷奸耍滑的资本。
秦大士先将乾隆誉为明君,又将自己比作明君麾下的忠臣,可谓是给足了乾隆面子,也狠狠地露了一次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