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称为神枪手的人物,隐藏身份多年,最后的心愿竟是希望看看毛主席的故居......
这位名叫奉孝同的老人出生于1928年,1928年意味着,奉孝同在战争中接受洗礼,在战争中成长。
奉孝同的家庭条件一直很不好,战争的频发也导致经济更是难以发展,这对奉孝同的家庭来说简直就是雪上加霜,对于家境不好的奉孝同来讲,读书也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战争岁月的流逝,奉孝同也长大了,抗日战争的结束,新中国的成立,全国人民都在翘首以盼好生活的来临。
然而抗美援朝战役又不得不让众多的战士重拾行囊,继续战斗,也就是此时,刚20出头的奉孝同入伍,成为了志愿军的一员。
在抗美援朝战役中,奉孝同也是十分出色的人,他曾经被誉为神枪手,可见他的能力。
并且奉孝同在抗美援朝结束后,更是成为了毛主席的警卫。
在毛主席身边的时候,奉孝同更是先后拿下了多次的荣誉称号,如此优秀的人为何会生活如此艰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来当时随着时代不断地进步,改革也在不断地进行着,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奉孝同也选择离开了北京回到自己的家乡,开始了劳作务农的生活。
在农村生活的这些年中,奉孝同的生活不算富裕也不算是贫苦,他先后与妻子共孕育了三个孩子,但是却...
三个孩子分别是庆铃、美玲、福玲,但是要说这三个孩子,也是命运波折,其中最惨的便是奉福玲。
奉福玲年纪轻轻就被人拐骗走,最后客死他乡,而奉庆玲由于生病的原因更是与丈夫离婚,奉美玲就还算不错,她嫁到了外县,偶尔回来一趟。
对于自己家庭里的事情,奉孝同从不怨天尤人,由于生活困难,他们只能挤在一间老木屋中生活。
可女儿奉庆铃的身体很不好,由于生病,需要时常住院治疗,这对于奉孝同来说可以说是一件棘手的事情。
因为家中的积蓄,在不断地为女儿治疗中,已经很快就掏空了,但是女儿的病依旧需要治疗时,他已经没有了钱去缴,再加上平时生活的开销支出,家中的财政早已变为赤字。
在这种情况下的奉孝同都不曾将自己的参军事迹透露出来,那么这件事情又是怎么在网上被众人关注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奉庆玲在医院治疗,被医院中的医生开车送回来,但是由于当时的山路崎岖,再加上天气原因,在他们将奉庆玲送回家后,不得不留宿一晚。
也正是这一晚,奉孝同第一次与别人讲述自己作战时的事迹,在奉孝同说话的字里行间,众人都听出了一个少年意气风发为祖国贡献自己力量的那份情谊,也深深的感触到老人家对那段往事的怀念。
医生听后的感触颇大,在确认奉孝同所讲的事迹全部与抗美援朝事迹对上时,他将老人的事迹放到网上,引起了多方人的关注,还有人为老人进行了捐款。
可是对于奉孝同来说,这些所带来的福利与钱财并不是他最想要的,他的心愿只有一个,就是希望有生之年可以去看毛主席的旧居看看。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在2012年时,众位爱心人士的帮助下,奉孝同前往了毛主席的家乡,经过了长时间的路程,终于到达了。
下车后,奉孝同不顾自己的身体,而是直奔着毛主席的雕像而去。
当奉孝同站在毛泽东广场时,他依旧拿出最精神的一面向着雕像,敬礼,这个敬礼,不仅仅是一个警员给首长的敬礼,更是一种从精神上的回归,从内心上的敬礼。
随着奉孝同的一点点的深入,他见到了更多有关于毛主席的事物,每每见到,奉孝同都会不禁红了眼眶,在他讲述毛主席的事情时,我们也对毛主席更加的了解了。
这样一个伟大的领袖,是给了我们一个开始,给了我们一个家的人物,对于毛主席,我们时时刻刻在心中记挂着,当然,无数为国家奉献自己力量的人都值得人人铭记!
参考:隐居54年的毛主席警卫如愿上韶山 主席:奉孝同来看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