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的汶川地震,成都军区一军长,猛的从凳子上站了起来,愤怒地说道:“胡闹,她都83岁了,怎么还可以到前线参加救援工作,快派人把她送回去!”
然而面对所有人的阻拦,80多岁的陈菊梅不顾劝阻,坚持道:“只要我还有一点力气,都要到一线去工作。”
陈菊梅出生在中国的民国时代,条件十分艰苦,吃了上顿愁下顿,基本温饱都是问题。
在这样的环境下出生的陈菊梅,没有向生活低头,当时国家正遇困难,战乱不断,不少人因为战争和疾病而去世,因此激发了陈菊梅学医的动力。
尽管家庭条件十分贫穷艰苦,家里也倾尽所有供陈菊梅学医,最终成为了一名传染病专家。
在陈菊梅学医归来后,当时的中国乙肝病很严重,陈菊梅天天在实验室研究,因为过度劳累导致自己身体透支患病。
在这种情况下她依然没有放弃,47岁的她已经拔光了牙齿,装上了假牙,摘掉了一些器官,最后通过不懈努力,创造了医学奇迹。
尽管她早已退休,可80多岁的陈菊梅依然坚持每天出诊,只要自己身体顶得住,绝对不会放弃自己的职业。
依然参加各种救援工作,当所有人知道她要去汶川灾区救援时都很震惊,佩服她的职业精神,又担心她的身体。
2008年,汶川这场地震撼动了整个中国,陈菊梅坚持要赶往灾区救援,家人不想让她去,担心她的身体受不了。
所有人都在阻拦,但是她不惧任何困难,坚持着只要自己能动,就一定坚守职位,亲自诊病,最终不顾家人反对毅然决然奔赴灾区。
陈菊梅决定奔赴灾区的决定很快传到军长那里,军长愤怒指责,他担心陈菊梅的身体,救援工作不是那么轻松。
对于一个80多岁的人来说根本承受不了,震后现场也是很危险的,地震可能会再次发生,此次救援任务十分危险。
很多人都在担心她的身体,可她的年纪虽然大了,但是她内心救死扶伤的热火从未扑灭,她永远把病人放在第一位。
陈菊梅到达灾区后就开始救治受伤的群众,冒着一阵阵的余震危险,依然井然有序地安排医护人员救治,在她的领导下救治了无数生命。
救治过程中有人发现她没有戴口罩,十分焦急,可在陈菊梅眼里,这里只是灾区不是疫区,不需要戴口罩。面对出现的各种困难她依然从容不迫,无所畏惧。
陈菊梅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医疗事业,在新型冠状病毒爆发那年依然参与研究,她的行动鼓励着所有人,带给大家战胜困难的勇气,面对困难永不放弃的决心,90多岁的她依然坚守在岗位上。
在之前的好多年里她的家人都劝她退休,怕她过度劳累,到了80岁这高寿的年龄,本就该安享晚年,享受子孙承欢膝下。
但她没有同意,在她眼里这不只是职业,更是她的责任。年龄越大遇到的困难挑战就越多,但她从未放弃,同时也会爱惜自己的身体,只要自己健康就能继续工作。
陈菊梅的一生救治无数人,为国家医疗事业奉献自己的一生,行医67年,从风华正茂到耄耋之年,在我国医疗事业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多次在国家危难时刻冲锋上阵,为了研发治疗乙肝她宁愿摘掉自己的器官,家人很是心疼但也尊重她的选择。
陈菊梅的舍我精神换来了无数人的健康和生命,俗话说有多大的担当就能干多大的事业,尽多大的责任就会有多大的成就,没有“舍我其谁”的精神难成大业。
新冠疫情爆发的时候,已经90多岁的她依旧奋不顾身地冲到了最前线,只可惜在打赢这场仗之后,2021年11月5日,96岁的陈菊梅,却因染病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