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综合自中国天气网/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应急管理报

今天(6月24日)10时,中央气象台将暴雨橙色预警升级为最高级别的红色预警,这也是今年来首个暴雨红色预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暴雨预警最高级别!
中央气象台发布今年首个暴雨红色预警

中国天气网讯预警最高级别!6月17日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持续强降雨天气,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等地部分地区累计降雨量有200~400毫米,湖南常德、安徽黄山等局地达500~713毫米。预计,今天持续到27日,江南北部、江汉东部和南部、江淮以及贵州、广西等地有持续性强降水,其中,湖北东南部、湖南北部、安徽南部、江西北部、浙江西部等地部分地区有暴雨到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上述部分地区伴有短时强降水、局地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湖南等9省区部分地区有雷暴大风或冰雹

中央气象台6月24日10时继续发布强对流天气蓝色预警:

预计6月24日14时至25日14时,安徽中部、江苏中南部、湖北东部、湖南中部、江西中北部、浙江中南部、四川东北部、广西东部、广东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将有8级以上雷暴大风或冰雹天气,其中,安徽中部局地将有10级以上雷暴大风;吉林东部、安徽中部、江苏中部、湖北北部、湖南中南部、江西中北部、浙江、福建北部、四川东北部、贵州南部、云南中南部、广西、广东中西部和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将有小时雨量大于20毫米的短时强降水天气,其中,湖南中南部、江西中北部、云南西南部、广西北部和南部、广东西南部沿海等地的局地小时雨量大于50毫米,最大可达70毫米以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有家长请注意,安全防护最重要

暴雨如注!

强对流天气,雷声、闪电声不断

“伞里都是雨”

“裤脚拧出水”

麦咭提醒大家

本次强降雨

范围广、雨量大、时间长、致灾性高

一定要多多注意安全

不论是开车还是走路

减速慢性

注意道路上的井盖漩涡

当暴雨袭来时,我们应该如何保障自身与家人的生命安全?应该教给孩子怎样的自救技巧呢?跟麦咭一起来学习暴雨天安全知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家庭暴雨避险指南!

1.及时关注天气预报、气象预警,注意雨势变化,合理安排出行。

2.当暴雨预警达到橙色、红色时,应立即寻找地势较高的地方及高楼层安全建筑躲避,尽量不要外出。

3.如果确需出行,应该做好以下防护:

行人

看到路上有漩涡喷泉要小心避开,因为可能是下水道,井盖被水冲开了。

行进中要小心确认前方是平地,试探前行,可以用工具探路,例如用木棍或长柄雨伞等直立插入水中探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暴雨天最好结伴同行,如果有两人,可一人在前探路,另一人拉紧前者。

暴雨天一定要远离电力设备,不在紧靠供电线的树木或大型广告牌下停留或避雨,不要靠近架空供电线和变压器,涉水途中如果感到脚下发麻,应立即止步后退。

在户外不要拿着金属物品及接打手机,以防雷击;同时要远离低洼地区、河流、水渠,避免水位上涨遭遇危险。

车辆

保证视野清晰,及时打开雨刷器,根据雨量大小调整雨刷速度,及时打开近光灯和防雾灯。

双手平衡握住方向盘,保持直线和低速行驶。

经过有大水漫溢的路面时,低速直行一气通过,切不可中途停车换挡或急转方向。

减速慢行,切不可急躁地与行人和自行车抢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在地势低洼的地方停留,驾驶机动车如果遇到车辆熄火或无法正常行驶时,应观察地表径流情况,如果径流在迅速汇集应果断弃车,先撤离到地势较高的安全地带躲避,待降雨停止后再转移车辆。

如遇车辆被积水围困,可根据水位采取以下措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装备

准备应急避难包,建议配备:

一人一件救生衣、每人每天3升的饮用水、压缩饼干等不易腐败的食物、能处理伤口的急救包、充电宝、湿巾等卫生用品、急救毯、现金、防水袋包裹的身份证复印件等。

准备保温毯或急救毯:如果遇到洪涝灾害,可能打湿身体甚至浸泡在水中,有失温风险。

洪水就要来袭时,如果有时间,要给塑料瓶装满饮用水、拔掉电器电源线。

在遇到紧急情况时不要慌张,及时了解当地救援渠道,自救+求救才是安全避险的双保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洪水或暴雨会携带病毒以及细菌,甚至洪水退后,一些蛇虫鼠蚁也会经常出现。

因此,在家中要做好相关的防备工作。在处理房间时戴好手套、口罩以及穿上雨靴,避免手脚长时间浸泡在水中。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做好预防相关皮肤疾病的工作。

另外,如果家人出现呕吐腹泻、发热等症状,请务必及时就医。

急救

如果遇到有人溺水,正确急救方法是:

① 清醒,有呼吸和脉搏

呼叫 120 后,陪在溺水者身边,可以换上干衣服,裹上毯子,注意保暖,然后等待救援人员。

② 无反应,有呼吸

清理溺水者口鼻中的异物,并使其保持在侧卧位,等待救援人员。等待过程要密切观察呼吸和脉搏情况,呼吸脉搏消失时进行心肺复苏。

③ 无反应,无呼吸

立刻清理口鼻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进行心肺复苏。

儿童遇暴雨雷电避险指南!

暴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户外:

1.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不搭乘“三无”车辆,不在半路逗留、玩耍,行走时不逆向行走。

2.过马路时不要被帽子和雨伞遮挡视线,避免雨天视线不好而发生意外。

3.行走临溪、临河道路时要隔开一定的安全距离,遇到山塘水库、道路坍塌不要靠近,及时离开。

4.尽量远离路灯、高压电线、变电站。

5.远离围墙及年久失修的危险建筑物。

6.远离沟渠、涵洞、桥下、大坑等地形较低地段。不私自结伴去人工湖、水区工程等危险区域游泳。

7.在积水中行进要注意观察,防止跌入窨井或坑洞中。

8.上下学尽量结伴而行。遇到同伴溺水,不要手拉手施救,要及时呼救并拨打110。

9.在上下学途中突遇暴雨,应及时躲避在安全区域。

居家:

1.注意关好门窗,预防雷电击入室内。

2.尽量不要用手机或者座机拨通电话,或使用电话线等上网。

3.雷雨时,洗澡不宜使用淋浴器,更不要用太阳能热水器,避免因避雷设施不健全导致引发雷击。

4.雷雨来临前,请家长拔掉电源插头,别让电视机、电脑等引雷入室,损坏电器,损坏电器之外还可能发生雷击等危险。

雷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雷雨天气时不要停留在高楼平台、山顶、山脊或建(构)筑物顶部,不宜停留在小型无防雷设施的建筑物、车库、车棚、岗亭及附近。

2.远离建筑物外露的水管、煤气管等金属物体及电力设备。

3.不宜在大树下躲避雷雨,如万不得已,则须与树干保持至少5米距离,下蹲并双腿靠拢。

4.如果在雷电交加时,头、颈、手处有蚂蚁爬走感,头发竖起,说明将发生雷击,应赶紧趴在地上,这样可以减少遭雷击的危险,并拿去身上佩戴的金属饰品和发卡、项链等。

5.如果在户外遭遇雷雨,来不及离开高大物体时,应马上找些干燥的绝缘物放在地上,并将双脚合拢坐在上面,切勿将脚放在绝缘物以外的地面上,因为水能导电。

6.在户外躲避雷雨时,应注意不要用手撑地,同时双手抱膝,胸口紧贴膝盖,尽量低下头,因为头部较之身体其他部位最易遭到雷击。

7.当在户外看见闪电几秒钟内就听见雷声时,说明正处于近雷暴的危险环境,此时应停止行走,两脚并拢并立即下蹲,不要与人拉在一起,最好使用塑料雨具、雨衣等。

8.在雷雨天气中,不宜在旷野中打伞,或高举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棍、锄头等,避免增加人的有效高度成为“尖端”而遭雷击。不宜进行户外球类运动,雷暴天气进行足球、篮球等运动是非常危险的;不宜在水面和水边停留;不宜在河边洗衣服、钓鱼、游泳、玩耍。

9.如果在户外看到高压线遭雷击断裂,此时应提高警惕,因为高压线断点附近存在跨步电压,身处附近的人此时千万不要跑动,而应双脚并拢,跳离现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