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讯(通讯员 胡飞云 胡晓璐 何彦铭 记者 吕倩雯)连日来,黟县遭遇暴雨到大暴雨,局部地区特大暴雨。面对严峻汛情形势,黟县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沉着应对、全力以赴迎战,组织人员开展群众转移安置、排查隐患等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说:黟县开展群众转移安置

“婆婆,连续这几天的强降雨,将对您的房子造成危险隐患,我们现在得赶紧转移。”6月22日晚8时左右,在碧阳镇星火村闾山组,因担心倪姣爱婆婆的安危,加之年迈行动不便,联村领导、村两委连夜赶赴其家中,帮助进行转移,保证老人生命安全。

黟县按照“就近、就亲、就邻”原则,亲戚帮亲戚、邻里帮邻里,就近就亲就邻转移安置受胁群众,做到降雨不停、险情不除、转移不断、群众不返。截至目前,全县共转移群众415户、1162人,做到应转尽转。全面统计各村居民房屋及道路、耕地受灾情况,第一时间上报处理。组织铲车、运输车辆及时清理道路淤泥,降低暴雨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

暴雨后的环境卫生也是一场考验。该县先后印发《关于积极参与防汛救灾志愿服务的倡议书》《关于迅速开展“干群齐参与、‘黟’起美家园”城乡环境整治的通知》等,全县共设立党员责任区539个,组建党员突击队177支,4260名党员干部对12个景区、103个居民小区、129条河道开展全面排查、清淤等工作,上户走访4885户。54名驻村干部、在村选调生就地转化为防汛救灾队,积极开展救灾工作。

此外,该县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全面落实15分钟叫应机制。继续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地势低洼地段等重点部位开展拉网式排查,设置警示标志,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隐患早发现、早排除。提前调度挖机、铲车等机械设备70台、卫星电话13部、帐篷170顶、折叠床200个,储备基干民兵、救援队等应急队伍4支404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