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月14日至23日,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SIFF)在沪成功举办。6月23日是电影节的最后一天,作为历届电影节展映影片重要的放映地之一,上海影城人头攒动,刚刚散场的观众和等待候场的观众,还有门口打卡和买电影文创的影迷。

申城著名作家、戏剧编剧钱佐扬的文化工作室正好就在上海影城边上。对于中外电影人和众多影迷来说,每年的电影节就是一场“过节”活动,他从电影节开幕式开始一直在观察这场盛大的“过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届电影节,上海影城放映展映影片165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上海作家全程观察:电影节就是一场“过节”,希望自己的作品成为好电影!

《上海会客厅》节目

6月23日下午,记者在上海影城2号厅观看了《电影是我的真爱》,该片讲述了电影鉴赏家琳达·迈尔斯回顾其在电影文化事业中的经历。电影散场时,记者遇到了来观摩的钱佐扬,他告诉记者:

这段时间恰好是观察电影节的一个重要窗口期,无论是市民观影流量,还是媒体关注度,都屡创新高。那几天,许多影迷汇聚在上海影城附近,而毗邻的银星皇冠假日酒店又是电影节重要接待场所,众多中外嘉宾下榻于此。由新华路、番禺路、法华镇路三条主要马路形成的影迷人流,可以说是络绎不绝,让上海影城闹猛得很。

据业内人士介绍,本届电影节期间,上海影城放映展映影片165场,在47家展映影院当中居于前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钱佐扬(左1)和记者

本届电影节期间,钱佐扬重点观慕了两部电影作品。一部是香港电影《谈判专家》,一部是法国电影《法式火锅》。

两部电影创作风格可谓是一文一武,一部火爆枪战,一部内敛艺术,都是世界电影人在不同的国度、地域、时代来进行的相同艺术探索,非常特别。《谈判专家》由邱礼涛执导,刘青云、吴镇宇领衔主演,刘德华监制;《法式火锅》则由本届国际电影节评委会主席陈英雄执导。观看体验上也明显感觉到一淡一浓,一硬一软,一个紧张感拉满,一个艺术感被放大到极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法式火锅》导演是本届国际电影节评委会主席陈英雄

钱佐扬认为,纵观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随着上海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给电影节带来的宣传效果更加彰显,佳片佳作每年都呈现出井喷的现象,这个从今年电影节的世界首映、亚洲首映和中国首映数量可以明显感受到。

在钱佐扬看来,电影作为城市文化的载体,又是大众审美趣味的橱窗,直接反映着精神生活的需求,从社会效应连接经济效益。而每部电影作品所形成的热力直接影响着观众的热情,这是其它文化消费都很难替代和企及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月20日,电影《刺猬》主创人员见面会,该片获金爵奖最佳编剧奖项

据悉,本届电影节共放映1672场,举行了88场观众见面会。其中,上海47家展映影院放映来自64个国家和地区的461部影片,共1636场,其中82场进行了观众见面会。10天的电影节观影人次就超过50万人次(截至6月20日晚8点,观影人次为49.5万),同时带动5万人次的异地用户来沪。

从视觉动态来讲,电影是关注度最高,且最容易被接受的大众艺术。正因为如此,关于它的审美评价都不太可能形成一致统一的标准认识,也就是说,总会留下一些遗憾,让创作者们在下一部电影中来弥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月22日,《0.5毫米》放映结束之后,导演安藤桃子与观众合影

电影节的成功举办,为上海的城市文化注入活力,也为电影的“上海制造”提供了强大的生命力。电影节又像一份刚刚上桌的法式大餐,或是一口热气腾腾大火锅,它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还有各路食客不断涌来。各种优良食材不断投入,能工巧匠运作其中。而作为一个写作者,钱佐扬也很期待自己的作品能融入这股创作热潮之中,为蒸蒸日上的电影市场助力。钱佐扬告诉记者:

自己的文学作品能够被改编成影视剧,这是许多与我一样的作家们的梦想。但是在寻找梦想的路上,由于有这样那样的原因,许多机会最终还是没有把握到,失之交臂。尤其是我的第二部长篇小说《昙花》,作家出版社2017年第一版,次年十一月就已经第三次印刷,媒体也给予了重点关注和报道,一度走入了由小说改编电影的程序,但是最终还是没有实现。

我的小说曾经被多家媒体报道,这三部小说也被媒体定义为“新现实主义悬疑小说系列”三部曲(另外两部是《蜕变》《大江奔流》)系列。我将继续努力,多出精品,继续为上海电影提供素材,实现自己的作品成为好的电影这一人生梦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