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字中证道。——唐泪」

毋庸讳言。

台前幕后,电影人渐老、断层,话题和类型日窄,整个港片的格局,或已至“挣扎求存”之境,凛冬降临,如履薄冰。

题材类型则日渐收窄。

比如在港片角度而言,除了警匪和动作,并无第三种类型电影,可以在内地打开市场,但该两种类型片,皆需相对较大的投资规模支撑。

当市场回报越来越小,甚至投资风险越来越大,行业的信心自然会逐日下行。

与之同时,“陈旧”和“老套”的声音,一直不绝于耳。

这不禁会让人疑惑。

前路应何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香港电影的黄金年代,当真已成过去。

英皇电影,似乎是当下唯一敢“赌”的香港电影公司了。

撇开仅参与投资的电影,光是接下来主发的大片,就或包括《海关战线》、《怒火漫延》、《新警察故事2》和《无限任务》这么四部,当然,这也几乎,全数都是围绕自家艺人谢霆锋的项目。

其他电影公司,除了安乐影业有一部《焚城》,无限动力有《九龙城寨之龙头》、《九龙城寨之终章》,就暂未有更大的动作。

比如寰宇电影,一部《拆弹专家3》搁置已久。

当下此时,除了预售乏力的《海关战线》,尚有包括《内幕》、《危机航线》、《寻秦记》、《东方华尔街》、《守阙者》,乃及前面提到的《怒火漫延》和《焚城》等电影,在忐忑中待机。

而谢霆锋在一次访谈中说,要把香港电影“拼”回来,其心可嘉。

但个人认为,一味去“拼”,未必有效。

因为港片的问题,并不在于,这群电影人不够“拼”。

目前仍在活跃的演员,诸如任达华、吴镇宇、刘德华、梁朝伟、方中信和甄子丹等,都已年过花甲,郭富城、张家辉只差“临门一脚”,古天乐也五十有余,余者不论。

但就是这群人,也仍然经常会有激烈的动作戏份,甚至颇为危险。

所以其实,应该“以史为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个问题,要率先解决。

当下的电影市场,和已经迭代的观众,他们希望,看到什么样的香港电影?

个人以为,这件事情,已经成为整个香港影坛的困扰。

长期以来,已有不少人探讨过相关问题。

比如有这么一种观点,认为内地影片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震”,而香港电影则因“不接地气”,再加上题材陈旧和审美疲劳,商业票房表现始终就“一般般”。

又因商业层面的频频失利,令得投入和资源递减,更引发了整个行业发展的恶性循环。

这种观点,可堪“主流”之谓,当然也是实情。

但事情尚有另外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港片因何蓬勃?

撇开年代所限的“粗放”,以及地区发展差异因素,黄金年代的香港电影中,有着鲜活的人性,与奇巧百出的想象力。

而随着那个年代远去,事情慢慢起了变化。

有很多香港电影,只注重场面的刺激、动作的炸裂,甚至是“桥段”的奇诡,转而忘记了,电影本身,若离开了人性、价值观和情感等等的探寻与冲突,又何来真正的价值与吸引力?

就比如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那部《英雄本色》。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故事或简陋而粗糙,美术本身也必然不够精致,但宋子豪的急流勇退、小马哥的义薄云天,直到今天,也可入人心。

这就是人性的光辉与魅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可以举另外一个例子。

古龙曾经讲过,福楼拜认为,十九世纪以后就没有小说了,因为十九世纪出了太多伟大的作家,写尽了悲欢离合的七情六欲。

然而,到了二十世纪,为什么依然有那么多小说出现呢?

他认为,福楼拜忽略了一点,就是人类的感情一直都在变,故事的曲折变化会有穷尽,人类感情的变化却是无穷的。

这个观点,落在香港电影之上,同样适用。

进而我们可知,香港电影真正的问题,根本不在所谓题材陈旧上面,而是一众创造者,忽略了思考与人性本身,有所迷失。

那么,就在此时来看,什么样的香港电影,才是市场和观众所需要的?

传统,或创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何为传统?

这个问题值得探讨。

有人会以为,警匪、动作、追车、枪战、爆炸,这些不就是传统吗?

以标签印象论之,确实如此。

但真正的传统,恰恰并不在于明面上的“壳”,而在于江湖、恩义、卑劣、正邪、明暗、文化与传承。

比如《英雄本色》、《暗花》、《暗战》、《无间道》和《黑社会》,也比如《投名状》和《十月围城》等等。

恰如很多人不懂,《九龙城寨之围城》何以爆发?

论动作,它或不及甄子丹、安志杰等人电影打得凶猛,也无非就讲了一个,昔年香港“三不管”地带的江湖故事。

但这部电影所承载的,是历史的传承。

故事从老一辈江湖人“刀口舔血”的恩仇纠葛,到后辈们的热血一怒,恩仇消泯的背后,是文化与价值观的传递与嬗变。

它生动诠释了,“传统”的意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什么是“创新”?

对电影人来讲,这不但是困扰,也是追寻。

它并不一定指故事层面的绝对新意,更或是叙事手段、导演视角和思想层面的不同。

若再入港影大河,我们可见《风云雄霸天下》、《功夫》、《寒战》乃及《无双》这么几座,卓然而立的大山。

它们不但跳出了传统港式商业电影的窠臼,更质素绝佳。

当然,这个方向颇难。

它对编剧、导演及演员,都提出了相对较高的要求,非一般人所能驾驭。

比如无论是《风云雄霸天下》中,对步惊云、聂风二人的形象要求,还是《功夫》里面,这种全员表演上的掌控和调度,乃及《寒战》中的伏笔布局和人物塑造能力、《无双》内的悬疑、诡谲和反转,皆无法复制。

但可予后来者启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到底。

世界,因思考而不同。

只要不落入“教条”的陷阱,经验主义合当有理。

是谓,以史为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