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南昌高新区聚焦知识产权、工程承包、电子商务等企业产生纠纷的高频领域,出台《关于司法助企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的二十条措施》,联动辖区法院、南昌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工商联、贸促会、工会等多方力量,着力构建“法院+N”涉企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推动涉企各项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是建立“法院+知识产权”调解机制。加强知识产权审判,推动区法院与南昌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签订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机制,挂牌设立知识产权巡回审判点,共同化解知识产权纠纷。区法院充分发挥全市唯一知识产权审理“三合一”试点法院优势,与南昌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等6家单位签订多元化解协议,建立纠纷化解“三调联动”机制,统一办理全市范围的知识产权民事、刑事和行政案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是建立“法院+工商联”调解机制。推动涉企纠纷诉源治理,区法院与区工商联联合制定《关于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服务民营企业经济发展的实施办法》,双方发挥各自职能优势紧密协作,在区法院设立涉企“立案绿色通道”和“企业服务站”,为企业提供一站式诉讼服务。在区工商联挂牌设立高新区民营企业商事纠纷调处中心并配置远程调解设备,方便企业在线参与调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是建立“法院+贸促会”调解机制。推动区法院与省贸促会开展商事法律服务合作,有效发挥贸促系统在商事纠纷、涉外纠纷等领域的平台优势,省贸促会依托江西省国际商事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派驻2名法律专员长期驻点区法院办公,与法官共同对涉企商事纠纷案件开展诉前调解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是建立“法院+工会”调解机制。推动区法院与区工会达成涉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合作协议,分别选派两名员额法官、两名调解员,组建“法院+工会”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室,建立“诉事速办”服务通道,组织纠纷双方开展诉前调解工作,将人民调解与审判柔性融合,推动劳动争议在诉前得到化解。

来源:《江西改革工作简讯》2024年第880期

编辑:唐玉佳

审核:任子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