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的发展,人口老龄化将是我国面临的一大重大难题。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我国65岁及以上的人口,有20978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4.9%。

虽说,我国的养老机构和养老保障措施正在逐步的改善,而各种养老保险层出不穷。

但仍有3类老人面临着养老的重重困难,有钱也难以解决的问题。

那么,这3类老年人都包括哪些人?又该如何改变这一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1

留守老人

随着社会的发展,土地收入更不经济,农村人选择到城市去打拼,去追寻属于自己的更美好的生活。

而养育子女的父母却像落叶一样“落”在了家里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留守老人”

据统计,农村的留守老人目前已达近5000万人,他们缺少陪伴、孤苦无依、缺乏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

其中81%的留守老人靠自我劳动生存。

留守老人普遍又普通,渺小又脆弱,他们当中的很多人,都是辛苦劳作了一辈子,却不能安享晚年。

养老问题刻不容缓,很多问题,需要去解决。

1. 收入低

留守老人大多数都基本丧失了高强度的劳动能力,仅靠种种菜,养养鸡鸭来维持基本生活。

而主要经济来源基本主要来自于子女补贴和国家政策补助,而一些国家政策也不是每个老人都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2

加上老人不想给子女增加负担的思想,导致留守老人收入极低,部分留守老人基本生活都无法保证。

2. 安全隐患多

由于子女不在身边,日常的一些小事换灯泡,理发等,什么都成了难题,老人身体不好,需要人陪同上医院,生病了自己在家,做不了饭,生活都是问题。

有些老人在家里突然发病了无人问津,导致悲剧的发生,这样的事情比比皆是,会让子女悔恨一生。

昆明一独居老人在家晕倒无人知晓,等到发现时,老人已经离世。

3. 生活照料不足

子女不在身边,无法给父母充足的照顾。所以在农村还可以看到年近70的父母还在田间地头劳作。

4.缺少陪伴

人们常说老年人喜静,已经在农村,可以经常看到一些老人在家门口一坐就是一下午,就那样静静的坐着,他们基本没有娱乐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3

很多老人身体不好也不愿意走动,好不容易给孩子拨通了电话,但是孩子工作忙,往往跟老人也说不上几句话。

长此以往,就不跟孩子打电话了,认为他们工作忙,不应该耽误孩子挣钱。空荡荡的屋子,充满了孤寂。

5.社会的飞速发展

社会在飞速发展,而老年人就仿佛按下了暂停一样,社会在发展,而他们是不发展的。

比如现在微信支付的飞速发展,很多老年人还是按键手机根本没有智能支付。

各种行业的智能化,银行取钱,医院看病,如果没有年轻人的帮助,很多老人就会手足无措。

6. 受人欺负

他们是弱势群体,没有子女在身边,手无缚鸡之力,经常会受到邻居欺负。

近日有网友爆料,在四川文昌镇,发生一起殴打留守老人的事情,60多岁的老太太被一对年轻邻居夫妻暴打,全身伤痕累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4

在这些问题上,金钱的作用变得苍白。

失独老人

因家中唯一的子女不幸离世的家庭叫做“失独家庭”而年龄较大的有人叫做“失独老人”他们再也无法期待子女回家。

据人口学家预计,未来失独家庭的数量可能会逐渐增长至1000万,而我国每年新增的失独家庭约为7.6万个。

失独老人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享受过幸福,又失去幸福,巨大的打击使他们的精神和心理受到极大的伤害。

2020年9月7日2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一对情侣被撞身亡,肇事司机胡某被判四年。

令人心酸的是,这起事故的背后是两个家庭的骤然失独,四位老人,老无所依,孤苦伶仃。

他们一生都将陷入巨大的悲痛,无法轻易走出阴霾,在处理儿女身后事情的时候李母和丈夫相继被送入医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5

这件事对他们来说这无疑是巨大的打击,他们生活的希望被带走了,这是常人无法想象,无法体会的痛苦。

世上最悲伤的事情莫过于一对父母出席自己孩子的葬礼,白发人送黑发人。这是任何金钱都无法弥补的巨大损失。

很多“失独老人”在经历子女离世的打击后,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1.自卑敏感

他们失去孩子后,变得患得患失软弱。

有时甚至会因为一些世俗或传统的思想观念。觉得自己不应该活着认为是自己造的孽,克死了自己的孩子。感到极度自卑。

尤其是在过节的时候,当看到他人享受天伦之乐时,那种百感交集的情绪使,他们这种自卑心理更甚。他们开始自我封闭,减少与外界的交流。

2. 抑郁自杀

孩子走了,就等于把他们生的希望给带走了,他们认为生活再也没有了盼望,在世上也没有任何的眷恋,慢慢开始自我怀疑,自我抑郁,并逐渐有了自杀的倾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6

3. 自我否定

对于失去唯一子女,这一事件给他们造成了创伤性的伤害。

他们的认知出现了极端的负面,认为生活已经没有了意义,意志开始消沉思想开始麻木,开始全面的否定自己。

认为自己再也不能过上好日子了,就要这样一直痛苦的生活下去了。

失独老人不光是身体,精神受到摧残。他们也要面临一个,很残酷却又逃不掉的问题,就是今后该如何养老问题。

在城市中的失独老人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大多数都有会有养老保险,而且城市的各种养老设备基本比较完善,可以有一个归宿。

但是在农村失独老人,经济问题相对较困难,养老设施也不是很完善。

只能通过投靠亲友或者通过政府会获取最低的生活保障、五保户等实现养老。

但很多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实际情况更复杂,子女的关心和陪伴是什么也替代不了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7

但毕竟遗憾已经造成,人不能永远沉浸在悲伤中,日子是一天天过的,总要朝前看,要想办法生存下来。

丁克老人

所谓丁克,就是夫妻双方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选择不要孩子。据统计,我国大约有60万丁克家庭。

丁克老人往往没有子女赡养,他们要自己做好规划,需要结交更多的朋友,丰富自己的社交圈,需要做好多方面的养老准备,需要保持健康的身体。

定期检查身体,时刻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但随着年岁的增长之后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

虽然在年轻的时候,他们可能因为没有孩子的羁绊,感到自由和快乐。

但随着岁月的流逝,随之而来的是孤独和无助,没有子女的陪伴,当熟悉的朋友渐渐离去,他们可能陷入心理上的空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8

双方当中有一方离去,另一方,就没有了在这世上的羁绊,即使有一定的经济基础。

但是金钱买不了陪伴,一时之间难以适应这种冷清,巨大的心理落差,会使人的身体垮掉,从而影响身体健康。

由于没有子女进行晚年的赡养,大部分丁克老人选择入住养老院。但任何事情都有双面性。

一、待遇不同

丁克老人晚年以后在养老院里面,有时会被工作人员区别对待。

一个孤寡老人,没有子女,他们怎么尽心尽力的照顾呢,在养老院里被欺负,老人也无可奈何,因为背后没有子女撑腰,只能默默忍受。

二、身体不好大多会遭拒收

普通的养老院能够接受的老人大多也都是身体硬朗,能够自己照顾自己的,因为如果老人身体不好,自己不能顾上自己,需要他人的照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9

这种吃力的事情其实花钱也不愿意有人做,并且身体我万一在养老院出现了什么事情,养老院也要承担责任的。

而且这个老人没有子女,如果出现了什么问题的话,都需要养老院负责他们为了不多事,对于晚年身体不好的老人大多会拒收。

三、被欺负

人都有攀比的心理,即使老了也一样。在养老院生活本来就不开心,如果丁克老人比自己更的更惨一些。

老人就会有一些优越的心理甚至仗着自己背后有人, 有子女欺负丁克老人。

没有子女在年轻的时候是一种自由的欢乐,但人终将会老去,会需要亲人的照顾,应该慎重考虑是否成为丁克一族来面对未来的挑战。

综上所述,可以得知这些老人面临养老困难的原因很现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10

养老问题不仅仅是金钱问题,更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包括政府、社区、家庭和个人。

政府应加大对养老服务的投入和改革,建立健全的养老保障体系提供全面、优质、可持续的养老服务。

社区应加强对孤寡老人和健康状况不佳老人的关爱和支持,建立互助机制和志愿者服务体系。家庭应加强对长辈的关心和陪伴,让他们感受到家庭温暖。

个人则应提前规划自己的养老生活,包括财务规划、健康管理和社交活动等

养老问题是一个复杂而现实的挑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让我们关注这些老人,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养老保障和关爱,让他们晚年过上幸福、健康、有尊严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