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从成都市公园城市局获悉,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下达2024年第一批推荐性国家标准计划及相关标准外文版计划的通知》,由成都牵头申报的国家标准《公园城市建设评价指南》已于5月启动编制,预计将在12个月内完成报批并发布,比立项计划提前半年完成。这是全国首个公园城市国家标准,标志着成都公园城市标准化建设开启了崭新篇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城市”前面加上“公园”,带给人更多关于城市的美好憧憬,鸟语花香、诗情画意、绿荫成林……在公园里学习、工作、生活,好惬意。这也意味着,“叫好”于“公园城市”是我们共同的表情包。

当然,公园城市建设绝非满足于我们的美好想象,而是要通过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带给我们“公园一般”的美好境地。从效果导向来说,“公园城市”被“叫好”的同时,还要有“叫座”的收获。

城市建设,不是简单地拆建和东搬西移,对理念、规划、环境、交通等方方面面都有极高要求,对格局、视野、智慧乃至知识体系更是一个全方位的检验。“城市是人集中生活的地方,城市建设必须把让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要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无论是城市规划还是城市建设,无论是新城区建设还是老城区改造,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人民群众的需求。”透过这一系列重要强调,就能感知城市建设蕴含着精深的“方法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具体到“公园城市”是什么,建什么,怎么建,这些都是建设过程中绕不开的现实问题。“公园城市”不是喊口号,必须要从“嘴上”到“纸上”“地上”;“公园城市”更不是“一个框”,什么都可以往里面装。成都牵头编制全国首个公园城市国家标准《公园城市建设评价指南》,旨在推动公园城市建设标准化、国际化,展示成都公园城市建设成效,并助力其他城市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家园。可以说,编制国家标准对全国公园城市实践具有先导性和指引性作用。

“公园城市”不该也不能停留于“没有标准的建设”。近年来,国内有70余个城市开展公园城市建设,在实践中因地区的差异存在发展指标互不适用、评价维度不一致、缺乏横向对比等问题,尚未形成统一、明确的公园城市建设评价系统,编制国家标准,在编制过程中将坚持国际视野、全国站位,充分对标全球城市评价、可持续发展指数、城市竞争力报告,鲜明以人民为中心的本质特征,突出蓝绿交织、城园融合的形态特征,明确“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路径特征,树牢以生态价值为基础的多元价值实现这一价值特征,就能引领公园城市建设迈向公众想要的“好样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用标准指导建设实践,“公园城市”必将立体呈现,不断带给人全新的体验。(本文首发中国吉林网,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