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努力方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草厂胡同居民朱茂锦说的变化就发生在老北京的核心区域——前门东区草厂胡同一带。早在2016年启动改造之前,这儿曾经是脏乱差的代表。

2016年,前门草厂地区开始环境整治提升。2020年,美丽院落工程开始推进。如今,小桥流水、庭院人家,曾消失的文脉水系重新焕发了生机,曾经脏乱的四合院里也早已过上了现代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居民朱茂锦表示,环境整治既保持院落原有的面貌,同时又融进现代化的生活元素。所以在胡同里生活,老北京的韵味还存在,同时又体现现代生活设施的便利。

让老百姓享受更优质便利的医疗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京市蒲黄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刘宏说,她目前在丰台区蒲黄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是一名中医全科医生。刚来的时候,大家到社区的认知就是开药。现在更多的居民首诊到社区,我们完成了社区中心到社区医院的转变,比六七年前,门诊量增加了有近一倍,对于居民需要,社区医院价值有了很明显的提升。

多年来,坚守在基层医疗机构服务的刘宏,见证了医改给老百姓带来的便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宏还表示,社区医院的药品目录跟三级医院全面对接,社区医生也可以针对患者的慢性病开三个月的长处方。到社区就诊,可以有90%的报销比例。

从火到冰 见证时代变迁的华丽转身

北京首钢园运动中心制冰师刘博强说,他是首钢集团的一名转岗职工,现在是首钢园运动中心的制冰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见到刘博强时,他正在为8月份的全国冰壶联赛和即将组建的冰壶国家集训队的训练保障工作做着准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6年,北京冬奥组委、国家冬季项目训练中心进驻首钢园,老厂区的精煤车间、运煤车间陆续改造成花样滑冰、短道速滑、冰壶和冰球四个场馆。2017年,刘博强报名首钢组织的制冰技术培训,成为国家在冰壶项目上的第一代制冰师,参与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赛事保障工作。作为火炬手,刘博强还参与了北京冬奥会在首钢园的火炬传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博强表示,从轧钢工人转型成制冰师,从火到冰的跨界,让他感触深刻。如果不是北京冬奥会的申办成功,如果不是首钢成功转型,像他们这样最基层的产业工人也不会有这么一次华丽转身的机会。首钢已经实现了“体育+”“科技+”,如果说每个人或者每个企业,再进而到每个区域的高质量发展全部都汇集到一起,他相信,中国的这种高质量发展或者说中国式现代化一定能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