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宁波晚报

王女士(化名)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体内竟然藏着一条活生生长达十几厘米的蛔虫!

前阵子,王女士的胃肠出现了问题。她时常恶心想吐,排便费劲 ,甚至还总是便秘,三四天才能顺畅一次。受不了这种难受,她来到宁波明州医院就诊。

该院消化内科夏侨副主任医师询问完病情后,完善了基本检查,且得知王女士除上述所说的症状外,并无发烧、疼等状况,便给她安排了胃肠镜检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做好一切准备后,检查工作开始。 没想到,一查吓一跳!

起初,在胃镜检查时并无发现异常情况。但在随后的肠镜检查时,疑似引发王女士恶心便秘的“罪魁祸首”出现了。

随着夏侨操控着探头一点点推进,仔细观察王女士肠腔情况时,突然,在显示屏上出来了一团蠕动的东西,聚焦一看,竟然是一条活的蛔虫

这条又细又长的蛔虫,在王女士的肠道内快速游动。夏侨连忙通过器械将这条蛔虫取了出来。一量,这条蛔虫竟长达十多厘米!

考虑到蛔虫容易寄生、繁殖,夏侨再次仔细地查看了王女士的肠腔,确保她的肠道内并无其他异常状况后结束了内镜检查。随后,为其开了治疗肠道寄生虫的配方药。

夏侨仔细地询问了王女士的生活饮食习惯。王女士今年40岁,日常吃的饮食和当地人无异,没有吃生腌食品和喝生水的习惯。

根据蛔虫的长度来看,目前仍处于幼年阶段,成虫长度可达20厘米左右。所以他推测,王女士应该是误食了带有虫卵的食物,虫卵在体内慢慢长大。

夏侨介绍,蛔虫又称似蚓蛔线虫,常寄生在人体的肠道内,汲取人体体内的营养存活,在人体内四处游走时,有可能到达其他器官, 引起胆道蛔虫症,蛔虫性胆道梗阻和肠梗阻等,会对身体造成比较严重的危害。

此外,蛔虫的繁衍能力很强, 成虫寿命约1年,每条雌虫每日排卵约24万个。 宿主体内的成虫数目一般为一至数十条,个别可达上千条

所以,在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以及间歇性脐周疼痛等表现时,一定要尽快就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寄生虫感染病例也不少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该院曾接诊过寄生虫在眼内、甚至颅内的病例

严先生左眼一直不太舒服,发红、流泪,还会时不时有刺痛感,仿佛被针戳了一下。眼科医生用裂隙灯检查时发现有小虫子在游,随后用医用小夹子先后夹出了3条白白细细的小虫子以及虫卵。

经医院检验科化验得知,虫子叫做结膜吸吮线虫 。这是一种寄生虫,寄生在狗或者猫的眼结膜中, 而成虫主要寄生于犬、猫等动物的眼结膜囊及泪管内,偶尔寄生于人、兔等动物的眼部。这种疾病在亚洲最流行,所以又称作东方眼虫病。而严先生生活在农村,家中恰好有一条散养的狗。医生推测,寄生虫很有可能就来自这条狗。

20多岁的姑娘小娘因头痛久治不愈 就医。磁共振检查发现颅内有8个明显的病灶,高度怀疑是颅内寄生虫感染 。药物驱虫治疗后小明做了手术,颅内左额叶最大的两处病灶被摘除。术后病理证实,符合寄生虫感染。该患者在高中毕业前一直生活在老家,当地人都习惯喝生水,医生推测其颅内寄生虫感染很可能与喝生水有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何预防寄生虫感染?

那么,如何预防寄生虫感染?医生提醒,要注意以下几点:

不要让未经消毒的水体接触鼻腔。 在不流动的水体、死水塘等游泳、洗脸时,大多数人都没有防护意识,任由水体接触鼻腔,极易导致寄生虫感染。做到了这条,基本可以避免感染。

不饮用和使用长期不流动的水体。 因外出旅行等原因长期未在家,自来水管中的积水可能存在寄生虫,要将不流动的水体排放干净后,才能继续使用。

定期给宠物驱虫。 现在饲养宠物的家庭逐渐增多,但要记得定期给宠物驱虫,做好疫苗和防护,同时和宠物接触后及时洗手,减少感染机会。

最好不要吃生的食物。 为了有效预防寄生虫感染,平时最好就不要吃生的东西。改变不良习惯,不用蛙肉、蛇肉、蛇皮贴敷皮肤、伤口;不生食或半生食蛙、蛇、禽、猪等动物的肉类;不生吞蛇胆、不饮用生水等都是预防本病的有效措施。

来源 宁波晚报 记者 陆麒雯 通讯员 姚璐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