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近日,亚美尼亚总理因白俄罗斯的敏感言论大为不满,认为白俄罗斯所在的集安组织有针对亚美尼亚的嫌疑。

此话一出,立即引来热议。

亚美尼亚人是古老的种族,拥有非常悠久的传承。

人们几乎一直生活在动荡与冲突之中,甚至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先后遭遇过两次大规模屠杀。

那么亚美尼亚人遭受过哪些迫害,如今又处于何种困境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亚美尼亚王国灭亡

在公元前9世纪,小亚细亚地区出现了一个叫乌拉尔图的王国。

这个国家实行奴隶制,使用楔形文字,语言为非印欧语系的凡语。

历史学家普遍认为,这个王国与亚美尼亚人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不过在当时,亚美尼亚人还没登上历史舞台,没人知道这片土地有多特殊,更不会知道这里将刮起一阵阵腥风血雨。

随着时间的推移,亚美尼亚人迁移到这里繁衍生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人与人之间没有形成强大的凝聚力,亚美尼亚人并没有建立国家,而是被更强大的波斯帝国控制。

不过波斯帝国的政权并不牢固,导致这里经常出现各种冲突与争夺。

经过多方易手,亚历山大在公元前331年击溃波斯军队,占领了亚美尼亚地区。

这个时期的亚美尼亚人如浮萍一样起起落落,被动接受着一批又一批不同统治者。

亚历山大死后,帝国土崩瓦解,继任者难堪大任,眼睁睁看着强大的马其顿一分为三。

亚美尼亚人终于迎来了相对的自由,他们在世世代代生活的土地上建立了亚美尼亚王国,并慢慢形成了独特的文明。

这是2300多年前的亚美尼亚,也是传承的开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公元301年,亚美尼亚王国将基督教定为国教,世界上第一个基督教国家正式出现。

亚美尼亚的实力并不强,之后波斯人大军压境,又占领了这里。

由于波斯与亚美尼亚的信仰不同,前者希望亚美尼亚人放弃原有的信仰,改投拜火教。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波斯采用大力出奇迹的方式,直接拆除亚美尼亚地区的教堂。

众所周知,宗教信仰向来是寄托精神的重要方式,教堂被毁,意味着精神寄托崩塌。

因此即使对面是强大的波斯,亚美尼亚人还是毫不犹豫的进行了反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公元451年,波斯向亚美尼亚地区施压,并派出军队,对这些反抗者进行武力压制。

在这场战役中,波斯号称十万大军,亚美尼亚则集结了6.6万人。

为了取得胜利,波斯人还借来了一些周边国家的特色军队,比如印度的大象部队就是其中之一。

战斗的双方对彼此十分熟悉,都决定先从右翼进攻,然后再进行左翼突击,最终才进行中路决战。

在右路,身经百战的亚美尼亚老兵慢慢取得优势,但是左路则出现截然相反的状况。

左路的亚美尼亚人挡不住波斯的进攻,颓势很快显现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在中路,则主要是亚美尼亚本部军队,和支持波斯的亚美尼亚人对垒。

双方同宗同源,但是立场不同,争斗过程难分上下,处于胶着状态。

在这场战争中,亚美尼亚的英雄人物战死,双方损失惨重,不得不暂时休战。

对于波斯人来说,战果显然不如预期,而在亚美尼亚人看来,对面的波斯军队也不再是不可战胜的了。

在下一次战斗中,亚美尼亚人依靠顽强的反抗,赢得了最终的胜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亚美尼亚与大屠杀

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极大缓解了亚美尼亚人的生活困境,不过从本质来看,稳定的生活并不是这里的主旋律。

一个又一个强大的国家风尘仆仆而来,亚美尼亚地区在强大的武力下几经易手,逐渐丧失了建国的机会。

680年,阿拉伯灭掉波斯,进入亚美尼亚地区,成为此地的宗主国。

880年,当时的亚美尼亚国王希望重新建立强大的国家,但是各个小邦各怀心事,只愿意承认国王的最高统治权,但是不愿意完全听他调令。

也就是说,亚美尼亚人心不齐,很难再次统一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045年,拜占庭吞并亚美尼亚王国。

本以为这是短暂安定生活的开始,可是拜占庭的统治并不稳固。

未来数百年时间里,塞尔柱王国、格鲁吉亚王国、蒙古帝国、黑羊王朝等强国不但影响了亚美尼亚人的生活状态,也导致地区局势动荡不安,本地人成了任人宰割的羔羊。

16世纪,奥斯曼帝国和伊朗萨非王朝争夺亚美尼亚地区,将此地分裂为东西两部分。

东亚美尼亚地区归伊朗所有,西亚美尼亚地区为奥斯曼帝国控制。

奥斯曼帝国对西亚美尼亚的统治持续了数百年。

因为宗教信仰问题,亚美尼亚人被列为不被受保护的种族,在很多方面受到压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高等种族行列中的库尔德人和切尔克斯人会到亚美尼亚人聚居地公然抢劫,蓄意谋杀,相关机构也会突然上调亚美尼亚地区的税务。

在处理纠纷时,法庭甚至拒绝亚美尼亚人出庭作证,有些亚美尼亚人的证词都被强制作废。

压迫,让亚美尼亚人感受到了极大的屈辱和不公,因此滋生了一批民族主义者。

他们希望被平等对待,实现自治,改变现状。

不过奥斯曼帝国没有满足他们的要求,并认为这些人恶意分裂国家,是可耻的蛀虫。

由于当时的政治原因,奥斯曼帝国对亚美尼亚的猜疑越来越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895年10月,约两千名亚美尼亚人前往君士坦丁堡,要求奥斯曼停止对亚美尼亚的掠夺和剥削。

这个要求不但没有得到积极回应,大量军队更是严阵以待,一看到亚美尼亚人,马上用武力驱散。

不久后,伊斯坦布尔发生了大规模屠杀行为,大量亚美尼亚人横死,他们赖以生存的几个主要聚居城市也遭到了侵占和破坏。

这场屠杀从1895年开始,一直到1897年才结束。

根据历史学家给出的数据,大概有8万~30万人死于屠杀,其中绝大部分为亚美尼亚人,也有少部分其他种族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屠杀震惊世界,包括纽约时报等媒体报道了这件事情,虽然很多国家对亚美尼亚人表示同情,但是没有国家站出来帮助他们。

大屠杀期间,有一部分亚美尼亚人为了躲避灾祸,向北逃到俄国统治的东亚美尼亚,剩余的一些则幸运的在家乡活了下来。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奥斯曼与俄国爆发冲突,奥斯曼战败,预示着这个国家不再强大,甚至走上了衰亡之路。

奥斯曼帝国没有从士兵素质和装备等方面寻找战败原因,而是认为亚美尼亚人帮助了俄国人,才造成了自身在这场战争中的失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15年2月,奥斯曼军队中的亚美尼亚军官被强行剔除,统一分配到后勤部门。

几乎是在同一时刻,奥斯曼军方开始大量招收亚美尼亚适龄男性。

这次招收人员的表面理由是战争动员,但是进入军队后,亚美尼亚人根本得不到武器装备,而且平时的工作只有没完没了的体力活。

一部分亚美尼亚人意识到了征兵背后的阴谋,不再响应军方的号召,并组织同胞进行反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15年4月,奥斯曼军官在亚美尼亚的聚居地凡城征兵,招收计划是4000人。

由于之前征兵的负面案例,这次几乎没人响应号召,甚至对招兵避之不及。

奥斯曼军官便换了一个方式,以搜查武器为由,进入亚美尼亚人的居住地烧杀抢掠,糟蹋妇女。

这种行为很快招来亚美尼亚人的激烈反抗,但最终倒让俄国捡了便宜,收凡城入帐。

凡城事件给了奥斯曼帝国发挥空间,他们以亚美尼亚暴乱为由,颁布《特西尔法》,计划驱逐境内的亚美尼亚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法令的颁布,大量亚美尼亚人被安置在叙利亚荒漠区域。

在迁移过程中,亚美尼亚人没有得到水和食物,很多人还没到目的地就已经死在路上。

即使到达指定区域的人,大多也奄奄一息。

这些艰难活下来的人,并没有享受到正常的生活补给,在荒漠地区,匮乏的水资源几乎把人逼疯。

而奥斯曼帝国紧接着又组织了另一次迁移,直到最后一批亚美尼亚人也死在路上。

这件事过于骇人听闻,西方媒体几乎是笔调一致的谴责奥斯曼帝国的行为,美国前总统罗斯福甚至认为这是“最大的战争罪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资料显示,1914年一战爆发之初,奥斯曼境内有250万亚美尼亚人。

到了1922年,这个数字已经降低到了38.8万人。

战争给亚美尼亚人带来了莫大的痛苦,甚至差点让这个种族彻底消失。

从某种角度来说,亚美尼亚人的遭遇已经远超人性底线。

不过以现在的国际情况来看,亚美尼亚已经实现了建国梦,而且拥有了相对完整的独立权和自主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苏联解体与亚美尼亚

一战结束后,奥斯曼帝国土崩瓦解,西亚美尼亚人迎来了难得的复国机会。

但是大多数亚美尼亚人已经死于屠杀,幸存者又被帝国高度同化,所以再无复国可能。

如此,复国的希望就落在东亚美尼亚肩上了。

最初亚美尼亚分为东西两部分,其中一部分为奥斯曼帝国所有,另一部分被伊朗管辖。

在19世纪初的一场战争中,伊朗战败,不得不将东亚美尼亚交给俄国。

由于俄国主要信奉东正教,这个教派属于基督教的分支,所以俄国人与亚美尼亚人还能够和平相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22年苏联成立,亚美尼亚顺理成章加入其中,成为成员国之一。

从地理位置来看,亚美尼亚、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互为邻国,又同为苏联成员,本该相亲相爱。

但是因为民族差异、信仰冲突和土地之争等问题,这几个国家难以和平共处。

苏联解体后,三国独立,矛盾爆发。

对于亚美尼亚来说,最大的意外之喜莫过于亚美尼亚国的成立,为了这一刻,他们等了两千多年。

独立之后,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的矛盾持续升级,因纳卡问题屡起争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沙俄时期,纳卡地区生活着阿塞拜疆人和亚美尼亚人。

由于沙俄歧视阿塞拜疆人,导致后者不得不流浪到相邻的奥斯曼帝国,因此亚美尼亚人成了纳卡主要人口。

人口的迁移,不代表阿塞拜疆人愿意将纳卡让给亚美尼亚人,于是双方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等到一战结束,苏联推翻沙俄政府,苏维埃为了避免与土耳其发生摩擦,将纳卡划给阿塞拜疆。

不过在冷战末期,纳卡地区的归属又成了争议性话题。

原因是纳卡地区的主要居民为亚美尼亚人,而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素有嫌隙,导致亚美尼亚人总想让纳卡脱离阿塞拜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6年,双方再次发生冲突,大概有300人死亡。

之后双方打打停停,直到俄罗斯出面调解,才终结了纳卡冲突。

2023年12月,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发表联合声明,表示愿意尊重对方主权和领土完整,和平地发展两国关系。

不过在纳卡问题的后续解决上,亚美尼亚内部出现了不同的声音,甚至部分神职人员也反抗政府的决定,导致国内局势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动荡。

2024年6月,白俄罗斯与阿塞拜疆会谈期间,使用了“你们的战争”这类文字,引起亚美尼亚强烈不满。

6月13日,亚美尼亚更是召回了驻白俄罗斯大使,以作出回应。

亚美尼亚离稳定发展已经越来越近,但此时横生的矛盾,不知会不会再次掀起腥风血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结:

在过去的两千多年里,亚美尼亚人始终遭受战火的摧残,可谓是比流浪的犹太人更惨。

如今,亚美尼亚在祖地上建立了独立的国家,实现了全民族的梦想,称得上苦尽甘来。

不过虽然大多数历史遗留问题都得到了解决,但是亚美尼亚地区仍不太平,地区矛盾、种族矛盾大有死灰复燃之势。

希望涉事方能早点化解矛盾,维护和平稳定的地缘关系,争端不能带来幸福,没有谁愿意一直承受苦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参考资料:

《鲜为人知的各国亚美尼亚》人民网

《一文看懂,亚美尼亚为何对土耳其恨之入骨》澎湃新闻

《外高加索三国为何一直战乱不断》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