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曼帝国历史上著名的

科普鲁律时期(1656

——1703

,主要指的是帝国由大维齐尔(类似宰相)主政当权的时期,由于这段时期主政的大维齐尔主要来自于科普鲁律家族成员,所以后人将这段历史时期称之为

“科普鲁律时期”

跟许多人印象中奥斯曼帝国那种专制封建制度不同的是,帝国自17世纪便开始了内部权力演化:

苏丹

不再是帝国最高权力之主,他也要受到

宗教

世俗

权力的约束。这种情况在帝国生死危亡之际变得越来越常见。

等到1648年,年仅6岁的穆罕默德四世当上苏丹后,整个奥斯曼帝国陷入了又一次混乱。为了挽救局势,苏丹之母图尔汗(Turhan)太后秘密召见了一个既有地位又有能力的非凡人物来为国效命,以应对帝国危机,重振朝纲!由此才开启了近半个世纪的“科普鲁律时期”......

穆罕默德?科普鲁卢

苏丹穆罕默德四世幼年继位,国家内忧外患。1656年,苏丹皇太后图尔汗(Turhan)选择了时年81岁、既有地位又有能力的穆罕默德?科普鲁律出任帝国大维齐尔,并给予其绝对的信任和以往只有苏丹拥有过的绝对权力,由此才开启了科普鲁律家族统治的时代。

穆罕默德

科普鲁律

也通常被叫成

“柯普律吕

穆罕默德

帕夏(K?prülü Mehmed Pasha)”

。他是一个出身卑微的阿尔巴尼亚人,他的先祖曾定居在安纳托利亚北部的小镇科普鲁(K?prü,意为“桥梁”),所以其名称也与此有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穆罕默德?科普鲁律

这位科普鲁律最初只是在苏丹的厨房里打下手,后来升任为厨师,之后又被赏识获得了官职,继而出任过好几个行省的总督。但当图尔汗来寻求帮助时,科普鲁律已经81岁高龄,并且早已退出政坛,他的政敌甚至都说他是个老糊涂。那么究竟为何图尔汗偏偏选中了他这样一位老人来重振朝纲呢?

原来当时的奥斯曼帝国内部存在着多股政治力量,他们互相倾轧、争斗,以求获取尽可能多的权力和利益,所以原本代表苏丹绝对权力的大维齐尔已经沦落为宫廷权贵、禁卫军、地方部队的附庸。而这一次,朝政某一派系出于利益考量,才向苏丹之母举荐了已退出政界的老臣科普鲁律。

推荐者称科普鲁律的睿智和经验举世无双,实际上宫廷内部已经指派他为大维齐尔的人选了。但这位老臣自1575年(一说1578年)出生于阿尔巴尼亚培拉特附近农村,经历过底层疾苦,也受过宫廷侍从训练的洗礼,对于帝国的腐败深为不满。

穆罕默德?科普鲁律

在科普鲁律完成宫廷中的服务与训练后,他还担任了特拉布宗

Trabzon,1644

年)

、艾格里

Egri,1647

年)

、卡拉曼

Karaman,1648

年)

、阿纳都鲁

Anadolu,1650

年)

等省的总督。还于1652年担任了帝国议会大臣,但仅仅一周后就被撤职,最后只能退居自己岳父在安纳托利亚北部的小镇科普鲁的宅邸,这也是他科普鲁律绰号的由来。

总而言之,在几十年宦海沉浮之后,科普鲁律这位老臣对帝国至为复杂的政略了若指掌,但苦于没有机会施展抱负,只能在耄耋之年哀叹国势。但命运还是叩响了他的大门,苏丹之母图尔汗的求访给了科普鲁律一展抱负的机会......

出任大维齐尔

本来科普鲁律能够成为大维齐尔人选只是帝国中枢各派系斗争妥协的结果,但无论是苏丹穆罕默德四世、皇太后图尔汗还是当事人科普鲁律,都希望能够借此整顿帝国秩序,挽救国家于危难之间。

于是老成的科普鲁律要皇太后图尔汗答应他几个条件才肯出山:

1、他的行动必须无条件得到批准;2、无论官职大小,他享有绝对的人事任免自由;3、任何维齐尔、官员或宠臣都不得妨碍他的权威;4、所有汇报到宫廷的报告他必须经手;5、他必须得到苏丹完全的信任,确保苏丹驳回一切针对他的诽谤。

简而言之,科普鲁律要求获得此前只有苏丹才能拥有过的绝对权力。而求贤心切的图尔汗也代苏丹一一答应。科普鲁律甚至还从大穆夫提那里得到了一份费特瓦,提前认可了他的所有行动。

穆罕默德?本?易卜拉欣?本?艾哈迈德?

苏丹穆罕默德四世

也亲自接见了这位老臣,并提名他为大维齐尔。于是乎1656年,81岁高龄的

科普鲁律

正式成为了苏丹任期内的第11位大维齐尔。跟此前几位无能大维齐尔不同的是,刚一上台的科普鲁律立即便推行了他酝酿已久的改革措施......

首先科普鲁律先是把支持他的人安插在朝廷的重要岗位上,并无情地镇压敌对分子。并且从阿尔巴尼亚老家招募了许多信仰基督教的巴尔干山区部落成员,让他们皈依伊斯兰教并应征入伍,为陈腐老朽的帝国军队和政府机构带来了新的活力,也加强了自己派系的力量。

然后在以科普鲁律为首改革派的多次建议下,苏丹穆罕默德四世默不作声地将帝国政府全权交给科普鲁律管理。后来在科普鲁律死后,又将大权移交给了科普鲁律的儿子艾哈迈德,让他接替其父的职责,并且从始至终都含蓄地支持这对父子,帮助他们压制一切阴谋诡计和争权的对手!

当然科普鲁律家族也精明强干,野心勃勃而且不徇私情,他们以其出众的智慧和执政能力,主持内政外交,检察官员,并着手进行军事改革,为奥斯曼帝国带来了强有力的官僚统治,为奥斯曼社会日趋腐朽衰败的状况带来了一些转机,延缓了帝国衰亡的步伐。

在此之前,除了帝国皇室之外,整个奥斯曼国家一直在和权力结构的世袭原则划清界限。而从17世纪的这个至关重要的转折点开始,帝国政府的实际核心就不再是苏丹的皇宫,而是位于皇宫大门(即代表帝国政府的“高门”,土耳其语称其为巴布—伊

阿里Bab-i Ali)处的大维齐尔官邸......

推行改革

数十年的为官经验使得科普鲁律十分了解政府机器及其缺陷,而在获得苏丹的绝对信任和支持后,他行动起来十分活跃,完全不像是个八十多岁的老人,而是一个少说多做的实干家,同时也是个意志坚定的独裁者!

比如科普鲁律在自己

“统治”

刚刚开始时,就先裁撤了一批朝堂高官,改派其他更有能力的人选。此举引发一系列不满和抗争,但科普鲁律就是决心不计一切代价消除动荡、腐败和无能等现象!并且他确实也提前得到了皇太后图尔汗给予他绝对权力的许诺。

对此一些西帕希骑兵还是

“造反”

了,他们企图把前安纳托利亚雇佣兵首领扶植上台。但老谋深算的科普鲁律提前就在禁卫军和伊斯兰教教长的支持下,率先就将叛乱平息。可以说他对可能危害帝国安全和福祉的一切现象都明察秋毫,并且能够做到冷酷无情!

等到第二年的夏天,他又组织和指挥了对威尼斯的远征:1657年7月19日奥斯曼大军在达达尼尔海峡击败敌方海军;9月4日收复特内多斯

Tenedos

;11月15日收复利姆诺斯

Lemnos

科普鲁律迅速解除了威尼斯人对达达尼尔海峡的封锁,重振奥斯曼舰队,重塑舰队信心,还在海峡入口处兴建了两座永久性的要塞,一定程度上重建了土耳其人对爱琴海各港口和岛屿的支配权,从而打通了到克里特岛的交通和补给线,对威尼斯的战争局势有了改善。

这些战绩为科普鲁律赢得了建立威信的声望。并且在这次的远征行动中,他对怠忽职守的禁卫军和其他从人异常严苛,但却不像穆拉德四世那样不分青红皂白地残忍行事。无论他对付的是官员、军人、法官还是宗教人士,他都经过了精明的计算才施展铁腕,同时还用他冷静的头脑去甄别哪里可能隐藏着会威胁到他和国家权威的危险。

他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的政府机器,严格执行法律,将政府打造成纯粹执行君主意志的有效工具。他的目标不仅仅是复兴一息尚存的奥斯曼帝国,不仅为其恢复内部的稳定,更要重铸其外部的威望和权力!

穆罕默德?科普鲁律?

而为了达到这些目标,科普鲁律决心让军队恢复纪律和骄傲,让军队把精力从在国内制造棘手的派系斗争,转向在国外延续奥斯曼帝国扩张征服的传统。有鉴于此,帝国朝廷也十分信任他,他也尝试去重建中央政府的权力,试图去控制多瑙河以外和阿纳都鲁、叙利亚、埃及等领土上的诸侯:1658年征讨特兰西瓦尼亚大公乔治二世,并代之以效忠朝廷的新大公;1660年8月1日兼并亚诺瓦

Yanova

省;8月27日兼并瓦拉德

Varad

省......

科普鲁律的严厉执法和铁腕手段震慑了帝国各地诸侯,于是安纳托利亚与叙利亚的几位主要总督,为表示反对专制的科普鲁律政府,拒绝加入在特兰西瓦尼亚作战的皇家部队。

1658年秋,他们趁着科普鲁律督师前线之际,起而反叛,并向首都伊斯坦布尔进军。当时的叛军之首是阿勒颇的帕夏——阿巴札

哈山

Abaza Hasan

。他以佣兵部队领袖而掌权,但却始终敌不过老谋深算的科普鲁律。

1659年2月,

科普鲁律

率军平定了小亚细亚(即安纳托利亚)的

阿巴扎叛乱

,所有参与叛变的帕夏均被处决,阿巴札

哈山和另外30名叛军的头颅送到首都示众。同年夏天,他派遣了一位总督察赴安纳托利亚,授权他把当地所有自称属于军人阶级的非回教徒纳税人自国家名册上删除。

这项措施原为镇压佣兵而采用,却在当地重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一直到科普鲁律去世时,他已成功地依照奥斯曼帝国古老的政府组织原则,在国境内恢复了中央政府的权力 。

特兰西瓦尼亚示意图

而在黑海对岸,科普鲁律还在顿河和第聂伯河(Dnieper)上兴建了城堡,加强了针对哥萨克人的防御。他还成功地发动了一次对特兰西瓦尼亚的远征,并在那里新成立了一个行省以加强奥斯曼帝国对该地区的控制,也为日后他的继任者向匈牙利和奥地利发动进攻铺平了道路......

兴衰沉浮

1661年10月31日,八十多岁的帝国大维齐尔穆罕默德

科普鲁律在“统治”了五年之后寿终正寝。据说在他执政的五年时间里,他一共下令处决了3.5万名违法者,他的主行刑官号称亲手绞死过4000名有名有姓的头面人物。

科普鲁律短暂的改革为帝国带来了新的生命力,但改革工作尚未完成,于是在穆罕默德

科普鲁律死后,苏丹穆罕默德四世命他的长子——艾哈迈德

科普鲁律,接任大维齐尔一职。

就这样,年仅26岁的艾哈迈德成为了“科普鲁律二世”。但艾哈迈德

科普鲁律与父亲较为保守的政治态度不同,他的立场更为温和,而他也将以政治家的姿态去统治帝国15年!

当然等到艾哈迈德死后,穆罕默德

科普鲁律的女婿卡拉

穆斯塔法、次子穆斯塔法

科普鲁律又相继执政,其家族也迎来了权力的顶峰。后来一直到1703年,其家族最后一个大维齐

侯赛因

科普鲁律(其侄孙)失去权势后,漫长的

“科普鲁律时期”

才最终结束......

穆罕默德?科普鲁律?

临终前的穆罕默德

科普鲁律留给时年20岁的穆罕默德四世苏丹四条行事原则:

永远不要听信女人的建议;永远不要让某个臣下太过富有;永远保持国库充盈;永远骑在马背上,不能让军队无所事事!

可以说奥斯曼帝国是在

科普鲁律家族

的统治下,才又焕发了一波“生命力”,进入了一个相对强盛、繁荣的时代。但等科普鲁律家族退出政治舞台后,整个帝国又回到了持续衰落走向瓦解的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