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究竟是何方神圣?他的性格、品质与故事都让人充满好奇。是英勇无畏的战士,还是智慧超群的智者?是温柔善良的朋友,还是冷酷无情的对手?这一切的谜团,都等待着我们去一一解开。

他,不仅是一名出家人,更是一名武僧;他,不仅爱好和平,亦英勇善战。当国土沦陷之时,他毅然抛下经卷,为国捍卫;当蛮兵侵扰之际,他不顾个人安危,率先冲锋。他,就是活佛棍噶札勒,一位传奇的民族英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少年无知,离家修道成活佛】

1835年,甘肃一处偏远村落,棍噶札勒这个顽皮的男娃呱呱坠地。他活泼好动,时常调皮捣蛋,令父母倍感头疼。某年放牛之际,他嬉戏间误用长矛伤了牛,心中顿时惶恐不安。惧怕被父母责罚,他当晚便悄然离家,踏上了漂泊的旅途。

漂泊过程中,棍噶札勒遇见一位高僧,被他那种恬淡从容的气质深深吸引。棍噶札勒请求跟随在高僧身边修行,高僧欣然答允。于是,他拜师学艺,潜心研读佛法,日复一日地坐禅打坐。尽管年纪尚轻,但他却已对佛法有了自己的体悟,深受高僧赞赏。

1847年,高僧带着棍噶札勒游历蒙古。在大草原的苍茫风光中,棍噶札勒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澄明宁静。于是他决心深造佛法,回原处潜心修行。很快,他即在当地驰名,被人尊称为“活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屡弘法新疆,遭逢穆斯林教徒叛乱】

1848年,棍噶札勒跟随另一高僧前往新疆弘法。那一年他才17岁,在新疆的日子却让他终生难忘。这里的土地辽阔,气候炎热,民风淳朴。来自五湖四海的各民族聚居此地,和睦相处。可就在棍噶札勒感叹这人间静美之时,隐隐的暗流已经在地下涌动,一场惨烈的血雨腥风正向这片热土逼近......

1862年,陕西、青海等地的回族和维吾尔族群起反清,占领城池要害。起初这只是一场为争取民族利益的义举,很快却被伊斯兰教极端分子所利用和蛊惑。他们挑动各族群众的仇恨,煽动杀戮和破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起义变味成为一场动辄残杀同胞的屠杀!这让还在新疆弘法的棍噶札勒感到十分惊愕与痛心。他隐隐预感到,这场异教徒发动的叛乱势必会危及新疆的安宁。

果不其然,1864年,叛乱蔓延到新疆塔尔巴哈台地区。由于这里离清廷较远,援军又难以快速赶到,于是成为叛乱损失最严重的地方。穆斯林教徒占领城池,建立起哲德沙尔汗国,统治新疆。此时新疆仅剩巴里坤、塔城等地尚在清军控制。而围困在塔城的数万清军与平民已经陷入绝境,随时面临灭顶之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白袍金甲,犹如观音显灵】

此刻,一位清军将领忆起在新疆弘法的活佛棍噶札勒,他的威望无人能及。为了给塔城军民谋求一线生机,他们决定向他求助。于是,紧急派遣使者,将塔城当前的困境悉数传达给棍噶札勒活佛,期望他能伸出援手。

听闻噩耗,棍噶札勒心如刀绞。这片热土,如同他的第二故乡,塔城的军民更是他的亲人。面对祖国领土被侵占、同胞受难的危急时刻,活佛的慈悲与勇气瞬间被点燃,他挺身而出,守护家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晚,31岁的棍噶札勒果断地放下经卷,集结信徒弟子,组建了一支英勇的战斗队伍。他迅速发出求援信号,迅速集结了两千多骑兵与三千多步兵。这支由汉蒙满勇士组成的联军,由棍噶札勒亲自挂帅,即刻启程,奔赴塔城救援!

此刻,围攻塔城的叛军已将城池围得密不透风,久攻不下,士气逐渐消磨。他们聚在一起,漫无目的地闲聊,毫无戒备。突然间,棍噶札勒身披白袍金甲,率领大军破空而来,宛若观音菩萨降临。他神态自若,昂首策马,身后是两千余骑兵和三千死士,气势如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大破叛军,解救塔城城内军民】

棍噶札勒亲率联军驰援,城中军民萎靡的希望瞬间被点燃。叛乱军尚未察觉,依旧狂妄自大。棍噶札勒见机行事,一声令下:“进攻!”联军如狼似虎,迅猛发动攻击,将叛乱军打得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