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一年在匈牙利旅行,在酒店住客确认单上签名后,将手中圆珠笔还给酒店前台。他接过圆珠笔,笑呵呵说了句“We invented it”,我愣了愣,才发现自己学到一个冷知识——圆珠笔是匈牙利人发明的。

地理上的小国匈牙利,可是名副其实的发明大国、创新大国。匈牙利人曾15次获得诺贝尔奖。安全火柴、维他命C、有声电影、电表、苏打水、无针注射器、电话交换中心、镇静剂、自动咖啡机、BASIC语言、变压器和魔方……这些或多或少改变历史的东西,都是匈牙利人或匈牙利裔的发现与发明。

早在1888年,圆珠笔就有了雏形,一位名叫约翰·劳德的美国记者设计出一款利用滚珠作笔尖的笔,但仅仅是自娱自乐,无论技术还是耐用性,都不足以支撑量产。

之后,英国人和德国人都设计过类似圆珠笔的新型笔,但同样品质极差,自己都用不了几天,更别说量产了。

发明真正意义上之圆珠笔的人,是一位名叫拉迪斯洛·比罗的匈牙利记者。也有一说,指比罗是一名校对。不过不管到底是何职业,比罗都是文字工作者,因此对传统钢笔的不够便利深有认识。让他灵机一现的也与职业有关——报社要印报纸,印报纸要用油墨,油墨让比罗陷入了深深地思考中:几乎瞬间干燥且不会留下污迹的油墨,能不能代替传统的墨汁呢?能不能有一种新的书写工具,能够利用类似这种油墨的新型墨水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过试验后,他发现以细钢管装满油墨后,可以写出抹不掉的字迹,油墨也不易溢出。可是相比钢笔墨水,快干油墨太粘稠了,很容易堵塞笔尖,而且因为流出不够均匀,字也忽粗忽细。所以,他想出了圆珠笔最重要的那个环节——在装有墨水的笔管末端装上能够旋转的小金属球,一方面能够防止墨水遇空气变干,另一方面通过压感,使得墨水可以通过可控且平均的速率流出。

1943年6月,比罗和兄弟格奥尔格(一位化学家)向欧洲专利局申请新专利,生产了第一种可以量产并商品化的圆珠笔——Biro圆珠笔。

有这么一个说法:人类的伟大发明往往首先用于军事领域,然后由军用转民用,渐渐普及,电子计算机、GPS都是典型,小小圆珠笔居然也走了这条路。

比罗在拥有圆珠笔专利权后,将使用权卖给了英国政府。英国政府买这玩意儿,主要是为了给皇家空军的机组人员使用。这是因为圆珠笔不但比传统钢笔更结实耐用,还能在低压高空中使用,不像钢笔那样一到高空就溢出墨水。二战期间,圆珠笔在英军系统中也出力不少。

有意思的是,多年之后,在圆珠笔技术已趋成熟的六十年代,圆珠笔的一个重要分支诞生了,并且也首先用于国家军备竞赛,它便是太空笔。

太空笔就是加压圆珠笔,笔芯内进行加压,墨水也是特殊的粘性墨水。要使粘稠墨水变为液体,圆珠必须旋转,从而使得圆珠笔在大多数物体表面甚至在水下都能够流畅书写。普通圆珠笔依靠重力供给墨水,并在笔芯上方有一个开口,使得空气能够替代用去的墨水。太空笔则没有小孔,避免了墨水的蒸发和浪费,也避免了墨水从笔芯后面泄漏。太空笔的使用寿命可长达100年,相比之下,普通圆珠笔即使放着不用,保存期也不长。

因为太空笔的书写特性,因此成为上世纪60年代“太空竞赛”的一分子。在登月等载人太空飞行中,美国宇航员均使用了太空笔,苏联人当然也不会落后,当他们前往太空时,同样带着太空笔。

在二战中被普遍应用后,圆珠笔成功转向商业领域。1945年,美国人米尔顿·雷诺推出新型圆珠笔,并首次成功投入商业生产。这种圆珠笔用小圆珠将浓度很大的明胶型墨水释放到纸上,并号称“第一支能在水下书写的笔”。这种笔售价极其昂贵,居然每支售价10美元,而雷诺居然一下子卖出了一万支。

有人赚了第一桶金,就有人想着如何降低成本。很快,第一支廉价圆珠笔便诞生了,法国人马塞尔·比希开发了一个制造圆珠笔的工业流程,大大降低了成本。1949年,他正式在欧洲推出这款圆珠笔。取名为“BIC”,即其名字的简拼——如今,BIC已是全球第二大制笔企业。十年后,BIC公司第一次将圆珠笔销往美国市场,尽管此时美国已有多款圆珠笔在市面上销售,消费者对来自法国的新产品并不买账,但BIC公司利用电视这一新媒体大做宣传,并以29美分的超低价格销售。当年BIC的电视广告也算创意之作,圆珠笔会从步枪中射出,会绑在溜冰鞋上,会安装在电钻上……笔的价格也在竞争中大幅下降,一年内就降到10美分以下,相比最早的10美元一支,跌幅百倍。

圆珠笔在日本也经历了一次重要变革。早期的日本圆珠笔,曾在笔芯里填装干油墨,足够可以书写两万个字,相当耐用。但后来人们发现,能写得多也未必是好事,因为越用到后来,钢珠与钢圆管之间的空隙就会越大,油墨很容易从缝隙中漏出来。于是,日本一个小企业主想出了一招:把笔芯做短,少装一些油墨,写一万多字就可用完,笔芯漏油的问题自然解决。他还申请专利,专门生产短圆珠笔芯和圆珠笔。

有些人可能会留意到,家里的老人(尤其是上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出生的)往往称圆珠笔为原子笔。这名字可是绝对的中国特色,二战后,圆珠笔传入国内,精明商人利用抗战热血大做宣传,借原子弹余威将之称为“原子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 |网络

作者| 叶克飞

编辑|二蛋

星标公众号 ☝️戳这里

焚书之后,他们就会焚人

这个强大公国的故都,有世界上最好的葡萄酒、黄芥末和焗蜗牛

奥斯维辛没有幸存者,最好的人最早死去

写作的最高使命是战胜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