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龄宝(002286.SZ)日前发布公告称,由于违规减持,公司控股股东北京永裕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永裕投资”)被山东证监局和深交所先后出具了警示函、监管函。

钛媒体APP注意到,保龄宝此次违规减持存有意为之的嫌疑。而在这背后,永裕投资资金链承压,且因上市公司股价长期破发面临减持受限。此外,近年来保龄宝的基本面不断走低,营收、业绩均已连续两年下滑,目前资金也存一定缺口。

违规减持“吃函”,新规下大股东减持受限

根据公告,永裕投资在证券公司开展的融资融券业务于2024年2月2日触发协议约定的违约条款,当日其持有的公司股票被强制平仓38.46万股。由于未在15个交易日前向证券交易所报告并预先披露减持计划,违反相关规定,山东证监局对其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管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数据库。

随即深交所也向永裕投资发来监管函,并表示公司作为保龄宝的控股股东,因强制平仓于2024年2月2日减持保龄宝总股本的0.1%,成交金额235.94万元,违反了《股票上市规则》和《上市公司股东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减持股份实施细则》的规定。

时间拉回到年初,今年1月中下旬至2月初,A股整体大幅下挫,保龄宝也不例外。1月16日至2月2日,公司股价急剧下跌,从8.04元跌至6.12元,跌幅超20%,随后于2月8日来到4.57元的年内低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数据来源:Wind

虽然股票大跌非公司所愿,不过仍不能排除保龄宝控股股东存在故意减持的嫌疑。一般说来,若融资客户触及平仓线,券商不会直接强制平仓,而是先与投资者和机构沟通,并留出补充担保和追加保证金的时间。然而,永裕投资却依然选择被强制平仓,且在得知发生平仓风险时也未进行披露。

而在这背后,钛媒体APP注意到,永裕投资存在减持受限情况且资金链承压。

公开资料显示,保龄宝于2009年8月上市,首发价格为20.56元,然而公司股价上市即破发。除2020年短暂的回到发行价以上外,其余时间保龄宝均处于破发状态。6月24日,保龄宝低开,截至发稿报5.18元。

根据去年8月证监会发布减持新规,若上市公司存在破发、破净情形,或最近三年未进行现金分红、累计现金分红金额低于最近三年年均净利润30%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不得通过二级市场减持本公司股份。

另一方面,永裕投资的资金状况并不乐观,所持股份频遭轮候冻结。2023年9月,公司发布公告称永裕投资持有的800万股保龄宝股份,被山东省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轮候冻结,轮候期限36个月。

在此之前,去年一月永裕投资持有的400万股保龄宝股份被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级人民法院轮候冻结,轮候期限24个月;持有的800万股保龄宝股份被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轮候冻结,轮候期限36个月。

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永裕投资持有保龄宝4688.879万股,其中尚有800万股处于冻结状态,占其所持股份的17.06%。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

营收、业绩“两连降”

据了解,保龄宝是一家功能糖产品制造服务商,目前属于国内功能糖行业的领军企业。其产品广泛应用于健康食品、功能饮料、医药、无抗饲料等领域,战略合作伙伴包括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伊利、蒙牛等。

近年来,随着健康生活理念逐步成为主流,消费者对低热量、零热量的饮食的需求逐步提升。因此作为低热量功能性甜味剂的功能糖的市场规模逐渐扩大。不过保龄宝近年来业绩却较为低迷。

2021年至2023年,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7.65亿元、27.13亿元和25.24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2.02亿元、1.33亿元和0.54亿元,均已是“两连降”。2024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51亿元,同比下降9.6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317万元,同比增加35.89%。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数据来源:Wind

现金流量方面,保龄宝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财报显示,2022年至2023年公司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已连续两年为负,分别为-0.32亿元和-1.36亿元,今年一季度这个数字为-0.05亿元。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公司的短期借款以及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合计3.02亿元,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2.28亿元。而相比之下,其账面货币资金仅2.38亿元,尚存资金缺口。

(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翟碧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