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日,云南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传来消息,时隔六十年,云南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科研所人员在保护区内发现了油麦吊云杉的野生种群。这一发现不仅标志着保护区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更体现了其深远的生物地理学意义和保护价值。

一直以来,云南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致力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这里是众多珍稀濒危物种的栖息地,如攀枝花苏铁、须弥红豆杉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以及林麝、赤狐、黄喉貂、豹猫、贵州疣螈等珍稀动物,随着资源保护及科研监测不断深入,保护成效及科研成果不断丰富,轿子山国家一级保护植物须弥红豆杉从成立时的3棵,增加到现在49棵,分布范围从17.19公顷增加72.68公顷;攀枝花苏铁由成立初的338株增至2023年4288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林麝种群数量不断增加,从成立之初的没有活动影像到2015年一条样线拍摄活体影像,发展到8条样线拍摄到林麝活动影像。众多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如:金裳凤蝶、滇川大步甲、斑背噪鹛、中华斑羚等物种在轿子山分布记录不断刷新,期间还发现心果半脊荠,及用轿子山命名的“轿子山深山(锹甲科Lucanidae,深山锹甲属LucanusScopoli)”新物种,这些物种的保护对于维护生物多样性、防止物种灭绝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云南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加强科研监测、强化执法监管等一系列措施,确保了生物多样性的有效保护,并积极开展生态旅游和科普教育等活动,提高了公众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认识和参与度。

油麦吊云杉作为一种珍稀的高山植物,其分布范围狭窄,主要生长在海拔较高的地区。此次在轿子山保护区的发现,不仅丰富了油麦吊云杉的地理分布记录,也为我们提供了研究高山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宝贵材料。油麦吊云杉的独特生长环境和生物学特性,对于理解高山生态系统的适应机制、物种演化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云南作为中国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省份之一,一直以来都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从制定实施《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到颁布《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再到推进“昆蒙框架”目标落地,云南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云南不仅注重制定政策和法规来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还通过加强科研监测、开展生态修复、推动绿色发展等措施来确保生物多样性的有效保护。此外,云南还积极探索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新模式和新方法,如开展极小种群物种拯救性保护工作等,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有力支持。

此次油麦吊云杉野生种群的发现,正是云南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取得的成果之一。它不仅彰显了云南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决心和行动,也为我们提供了研究高山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宝贵材料。相信在云南的持续努力下,我们将能够更好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和促进可持续发展。(昆明信息港评论员 段佳琪)

(昆明信息港)